二、艰苦训练(1 / 7)

天才一秒记住【阅读阁】地址:yueduge.cc

●冯义赶紧问李钟东:“你是不是在倒飞?”

对方回答:“正常。”

●张信民在黑暗的空间里看到一个粉红色的球体,亮亮的,篮球大小,从左前方飘忽着朝他飞来。

●李鑫发现机翼上出现一种间歇性的敲打,很轻,但很急促,就像是夜间的敲门声。

●艰苦训练战胜倒飞的错觉

有一天,冯义参加完电影拍摄,准备驾驶飞机返回机场。队形解散后,队长陈祥生单机先走,在前面侦察天气,其余8架飞机,便成双成对地往回飞了。

冯义作为李钟东的僚机,飞在最后一组。在开始的一段返程中,一切都很顺利。

这天拍摄现场天气不错,任务也完成得顺利,冯义跟在李钟东后面,熟练地驾驶着飞机上升高度,在云上加入回程的航线。

6000米的高空,天空蓝得发黑,有股子神秘的味道。飞机下面,则是雪原一样无边无际的云顶。在这个清爽的蓝白世界里飞行,人的心情也容易变得清爽。

冯义已经是一位有近千小时空中经历的飞行老手,在他感觉中,这会儿的飞行,飞机就像是在无形的冰面上自动向前滑行,十分轻松愉快。

几分钟后,前方出现了云层。云中飞行,互相容易丢失,李钟东在耳机里对冯义下令:

编好密集队形。

说话间,飞机不知不觉就进入了云中,座舱外的世界变得雾蒙蒙的。

冯义很沉着,手脚不停地操纵飞机,稳定地保持着20乘30米的云中编队队形。冯义暗暗高兴,云中的能见度比他预想的要好,能看出去50至100米左右,保持编队不算很困难。

可是,这股高兴劲没持续多久。一分多钟后,情况有点不妙了:气流紊乱,飞机出现颠簸。冯义感到一阵头晕目眩。

突然之间,冯义感觉自己在倒飞!他赶紧瞅了一眼地平仪,地平仪上那个小飞机造型的指针告诉他,飞机没有倒飞。

冯义紧张了,他必须立即做出判断:或者,是仪表出了故障;或者,是自己的感觉有了毛病。

这时,飞机在一片昏茫的云中飞行,从中根本看不出哪里是蓝天,哪里是绿色大地,只有前面李钟东的飞机是唯一的参照物。

冯义抬头望去,又吃了一惊:李钟东似乎也在倒飞,不过,正好和自己的飞机状态相反。冯义不知道究竟是谁出了毛病。

情况非常危险,因为油箱设计的限制,这种飞机的倒飞状态不能持续15秒钟以上,否则会断油,出现空中停车。

冯义赶紧问李钟东:“你是不是在倒飞?”

对方回答:“正常。”

冯义全都明白了,是自己发生了“倒飞错觉”!

作为飞行员,无论他的经验有多丰富,驾驶技术有多高超,几乎所有的人都会遇到空中错觉。

这种错觉类似“转晕了”。人们都会有这样的体验,当转圈转多了的时候,即使人已经瘫倒在地上,可是依然感觉眼前的景物还在旋转,而且,在一段时间里还不能辨别方向。

飞行员虽然经过特殊的抗眩晕训练,但在剧烈的刺激之下,也会出现上下不分,方向不明的情况。只不过,飞行员比一般人能很快调整。

此时在冯义眼中,仪表板上的一切都很正常,但他的感觉却不是这样。他觉得自己的的确确是在“倒飞”,他感到身体悬空,屁股随时会脱离座椅,他不得不紧紧抓住驾驶杆,以免被飞机的惯性力无情地甩进空中。

他知道自己错了,要相信仪表。可是,他无法摆脱自己的感觉,他陷入了判断上的困境。

仪表在告诉冯义,飞机飞行正常。身体在警告冯义,飞机在倒飞,处境很危险。一时间,冯义的大脑里好像在有两个人拔河,冯义成了不知所措的裁判,看着两个人扯着自己的神经。

李钟东从刚才的对话中知道冯义出现了“倒飞”错觉,连忙呼叫冯义:“相信仪表,相信仪表……”李钟东知道,在这数千米高空的云中,出现飞行错觉是非常危险的。他担心的是,如果冯义深深陷入矛盾之中,就会思维过程中断,不能正确驾驶飞机。他也知道,世界上因为这种错觉而机毁人亡的事故并不少见。

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空军某训练基地,3架战斗机正在进行空战战术训练。

当时晴空万里,飞行的气象条件很好。他们飞到1�7万英尺的高度时,其中一名飞行员做了一个大坡度转弯动作。

可是不知什么原因,飞机突然以每秒大约150度的速度开始滚转。飞行员立即向地面报告:“飞机自动滚转失去控制”,与此同时,飞机下降到1�5万英尺。

事件就发生在机场上空,因此地面能够观察到的是,当雷达通报飞机高度8000英尺时,飞机的滚转曾经瞬间出现过停止,说明飞行员至少成功地进行过一次挽救飞机的尝试。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国家形象: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飞行表演大队》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