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陷阱

《追踪》转载请注明来源:阅读阁yueduge.cc

检控官手拿报告:“法官阁下,绳子的检验结果已经出来了,每一条绳子都有用手拉扯磨擦的痕迹,上面残留的皮肤组织鉴定的结果都和嫌犯的dna相吻合,而绳子中间有明显勒住物体留下的摩擦痕迹,搜查在花园中一共发现五根绳子,其中两根上面沾染有人的皮肤组织,dna分析和死者并不吻合,所以我们怀疑也许嫌犯已经杀害不只一个受害者,我们目前正将dna资料与近期失踪人口进行比对,如果有发现我们可能会对嫌犯发起新的谋杀指控。

“另外三根绳子上都留有血迹,而血迹来自于动物血迹,更准确地说来自于狗的血液,也就是说嫌犯是在用这么粗的绳子勒住狗的脖子,直到将狗勒出血液来,这时候相信狗早已经死亡,(下面听众哗然),只是想像一下嫌犯这种行为,就可以推断嫌犯是何其残忍!这五条绳子,完全证明了我们之前的推断,嫌犯在杀害本案受害人前,已经有多次用绳索袭击的经验,嫌犯如此残忍嗜血,难道我们公正的法律还要让他脱罪么?我的话说完了。”

听众席有人夸张地鼓掌表示赞同,法官示意保持安静,然后转头问刘兆辉道:“你有什么提问辩护,现在可以开始。”

刘兆辉转头看检控官,检控官脸上表情自信爆棚。刘兆辉心里冷笑一声,自己的前途,今天就要改写,但刘兆辉不知

道的是,他的命运确实被这个十年前的案件完全改写,只是方向,和他想象的完全不同:“法官大人,各位陪审员,刚才检控官的意见,我听到后,恕我直言,我感到非常可笑,(下面哗然,不知道刘兆辉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我接下来的陈述,将会完全推翻他的判断,以及检控官对我当事人的指控!”

法庭瞬间安静下来。

刘兆辉故意沉默几秒钟加强效果:“警方找到的那些绳子,还有我当事人所谓杀死被害人所用的绳子,都来自于我当事人住所后面的中型货运码头,绳子是用来捆绑货物外面包装木制框架的,这种绳子大陆又叫麻绳,比较粗壮,耐力较好,用它勒人导致窒息死亡需要很大力气。”

刘兆辉说着,从自己的公文包里也拿出了一条一样的绳索,在自己的脖子上稍用力勒了一圈作了一个示范。法庭下面听众议论纷纷:“大家看到我这个示范动作,可能以为我想辩论说这个绳子因为太粗勒不死人,我对这点确实有怀疑,特别找了一个测试仪器做了试验,主要是实验它能给人的脖子带来多大的压力,结果是……”

检控官明显紧张起来,转头看刘兆辉,法庭静得可怕,刘兆辉停顿几秒:“这么杀人,完全可行。”

下面有人喊:“你是给犯人辩护的,还是检控的?!”有人附和夸张的笑,检控官脸上现出轻蔑表情。

“试

想,一个连木制包装框架都能勒住的绳子,勒死肉身又怎么可能有难度!?所以我很好奇码头工人是怎么解开这些绳索的,所以我用了一点时间,到码头实际考察了一下,发现工人在货物悬吊到地面的时候,需要配合吊车用手在下面直接拉扯货物调整角度,拉扯的位置,就是这些粗壮的绳子,另外解开绳索时,工人会用刀割断绳子,然后用手用力拽开,你可能会立即联想到,我是不是要说工人有机会这样在绳子上留下拉扯的痕迹?”

刘兆辉转头看检控官,检控官一幅成竹在胸的表情:“我详细看了关于所谓那条凶器绳索的检测报告,上面除了详细提到我当事人和死者的痕迹外,一个字都没有提到有其他人留下的痕迹,对此我很疑惑,也很怀疑,会不会真的这么干净?码头工人就不会不小心把自己的手印留下么?大家现在看看我做这段发言时候,我的对手检控官先生那副不耐烦而且成竹在胸的表情,这个表情就说明警方显然也调查过码头,所以他们一定知道我这个疑问没有道理,因为工人在作业的时候都带着手套,所以不会留下人体组织或者皮屑。”

刘兆辉说到这里,从口袋里拿出一个录音机来:“这个是我一段对话录音。”

说完,刘兆辉按下了播放键:“您在码头上作了多久工作?”刘兆辉的声音。

“二十,二十三四

年。”一个声音较老的声音:“拉绳索时候都带着手套么?”

“带啊。”

“有没有不带的时候?”

“没有,这不和规程。”

“那手指头也没有机会接触到绳子是么?我指的是肉和绳子直接接触?”

“怎么会没有?!,绳子摩擦力太大,还有木框表面也都是毛刺,不小心就会把手套钩破或者磨露。那时候手就可能被绳索拉扯出血受伤,你看看我的手,这上面有好多旧伤,(好像摸索东西的声音)你看这个手套,就是刚刚磨破的,平均一个礼拜我都要换至少两幅手套。”

刘兆辉按下停止键,法庭里面安静:“法官大人,听了刚才录音后,我想直接询问检控官,这份对凶器绳索的分析报告,是否全面客观?”

法官向检控官示意检控官站起来,满脸不耐烦表情:“当然全面客观。”

刘兆辉冷笑:“回答前,先请你宣誓。”

法庭火药味浓重起来,检控官极不情愿的手扶法典宣誓,结束后,刘兆辉:“上面没有提到第三者痕迹,是否表示没有任何其他人痕迹?”

“对!没有。”

“我现在怀疑有其他痕迹,申请重新鉴定的话,你们会否同意?”

检控官不慌不忙回答:“依据香港相关法例,除非有以下四项条件,警方才有必要重开鉴定程序:鉴定人没有鉴定资格,或者鉴定程序违法,或者鉴定结论明显依据不足。最后一条指的是我们的

结论不是来自于证据本身,而是我们的推断,而我们的鉴定结果完全来自于绳索上的残留物,所以根据规程,我不认为绳索有任何需要重新鉴定的必要,如果你提出申请,我也一定会依律驳回。”

刘兆辉沉默了几秒后,从口袋里拿出另外几份文件:“这个是你们对前几天从公园里挖出来的绳索的鉴定报告对么?”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刘剑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阅读阁yueduge.cc),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追踪》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