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叱咤风云的军事家(2)》转载请注明来源:阅读阁yueduge.cc
贺龙
1896年3月22日生于中国湖南省桑植县洪家关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原名贺文常,字云卿。1901年,入本族私塾读书。时常习拳练武。少年时曾与人结伴运盐。1914年参加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1916年3月与乡邻韦进斋各持一把菜刀率二十一名青年夺占芭茅溪盐局,组织农民武装,打出桑植县讨袁(世凯)护国军旗号,任总指挥。同月,发动湘西五县农民暴动,任湘西护国军第一团第二营营长。8月,遭敌袭击,部队散失,只身去长沙,易名贺龙。1917年,在长沙因参与推翻湖南督军的活动被捕,后经营救出狱,返回湘西,重新组织武装,曾参加反对北洋军阀的援鄂战争,任湘西援鄂民军第一路所属部队游击司令。1918年后任湖南靖国军营长、团长等职。1922年率部入四川,任川东边防军警卫旅旅长、四川“讨贼军”混成旅旅长,与吴佩孚纠合的四川军阀部队作战。1924年返湘,先后任澧州、湘西镇守使。1926年起,任第九军第一师师长、国民革命军独立第十五师师长,率部参加北伐战争,在湖北、河南屡战屡胜,升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军长。1927年8月1日,他与周恩来、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南昌起义,任起义军总指挥,所率第二十军为起义军主力之一。同年9月,由周逸群、谭平山介绍,在江西瑞金加入中国共产党。起义军在广东潮汕地区失利后,与周逸群等经上海返回湘西发动并领导武装斗争。1928年7月任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军长、中共湘西(后改湘鄂西)前敌委员会书记,率部与湘、鄂、黔军阀和地主武装作战,在斗争中屡经挫折和发展,至1929年夏,初步形成了以鹤峰、桑植为中心的湘鄂边革命根据地。1930年7月率部到洪湖,与周逸群等领导的第六军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军团,任总指挥兼第二军军长。1931年6月,率第三军(第二军团改编)开辟鄂西北革命根据地。9月率部重回洪湖。1932年秋,由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指导,洪湖革命根据地反“围剿”失败,他率部经豫西南、陕南、川鄂边,到湘鄂边开展游击战。次年12月,政客熊贡卿奉蒋介石之命前来诱降,贺龙向中共湘鄂西中央分局报告后,断然将熊公开处决。1935年5月,率部进入川黔边的沿河、印江、德江、松桃、酉阳等地创建黔东革命根据地。自1931年底到1934年秋,他曾对“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作了坚决的斗争,在“肃反”中保护了一批干部,并对所部恢复一度被取消的党团组织和政治机关起了重要作用。
1934年10月,第三军与第六军团在川黔边界的木黄、石梁、南腰界一带会师,第三军恢复第二军团番号,他和任弼时统一指挥第二、第六军团。为策应第一方面军长征,贺龙率部向国民党军开展湘西攻势,歼灭和钳制了大量敌军。同时发动群众,建立革命政权,创建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时任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湘鄂川黔分会主席、湘鄂川黔省革命委员会主席和军区司令员。1935年根据遵义会议决议精神,指挥所部进行反“围剿”作战,先在桑植、永顺等地连战连捷,使部队由被动转为主动,后在转向湖北时于宣恩、忠堡、板栗园等地机动歼敌,打破了十一万国民党军的“围剿”,并占领石门、津市、澧州、临澧等城镇。
1935年9月起,蒋介石调集一百三十余团兵力“围剿”第二、第六军团,贺龙与任弼时等率部转到外线寻求新的机动。11月从桑植出发,开始长征。在黔滇边乌蒙山区与敌进行了历时一个多月、行程五百余公里的大回旋战,突破敌人的重重包围。1936年4月率部从滇西石鼓、巨甸渡过金沙江,进入西康。7月,在四川甘孜与第四方面军会师。在此,奉中共中央电令,将第二、第六军团及第三十二军合编为第二方面军,贺龙任总指挥。会师后,对张国焘的分裂活动进行了斗争。随后,率部与第四方面军一起北上,10月在今宁夏的将台堡与第一方面军会师。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道爷要飞升》《青仙问道》《趋吉避凶,从天师府开始》《天命之上》《我是一颗武装卫星》《在求生综艺被植入大佬人设》《离婚后,我能听到未来的声音》《天人图谱》《小僵尸也想世界和平》《人在华娱,职业奖励是间谍》
竭宝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阅读阁yueduge.cc),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