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传承(三)(1 / 2)

拾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阅读阁yueduge.cc),接着再看更方便。

诸臣子鱼贯而出的时候,杨倓刚刚做完皇帝杨昭为之布置的试卷。

当看到房玄龄等人出来后,杨倓忙起身相送。

直到所有臣子都离开了,于内侍的通报下,杨倓才得入内觐见。

大兴宫之后殿,本以为皇帝日常料理政事之所,杨倓并不陌生。

皇祖父杨广为皇帝时,杨倓实际也有来过此地,于之印象最为深刻的,自然是内中摆放不少稀奇珍宝。

但父皇杨昭不同,一侧多是书册,另一侧则多地图,便是两边,每日间,还有专门的水桶放置的有水。

即是整个大兴宫也如此。

用父皇杨昭的话说,此正为放火之用,以后便是大兴城内,也要建造专门的放火司门,毕竟大兴城内之居住人口太多。

在将来,是以如各郡之郡治所在,同当如此。

用父皇杨昭的话说,大隋百姓之于生命安全,当以为大隋朝廷之重中之重。

大隋天下之每年的火患,是以不少,伤亡更以万计。这等情形,于大隋天下之于建筑,多以木制建筑为主,尤其城池内部,人口密集之地,更以如此有关。

加上平常百姓家,多以点油灯之物,是以增加了安全隐患。

设立灭过之司门,正是为了防患于未然。

杨倓在初了解到此事的时候,于普通人一样,是以感叹父皇杨昭之思虑。

如果治理百姓,皇帝朝臣多以从总体把控的话,但于细节之方面,更为不可或缺。

在此方面,杨倓于平日在杨昭的处事,耳濡目染之下,多有总结。

来到侧殿之内,内侍是以退下,也只剩下了父子二人。

但看长子踏入,正在批阅奏本的杨昭,抬起了头。

事实证明,长子杨倓确是继承了老杨家的天赋,聪明之外,更有着独特的政治天赋。

像昨日之事,他即已经听到了密卫之汇报,不由得感叹自己这儿子,仅仅只有十多岁,就已经学会了拉拢。

但以程咬金等亲信部将,又怎么会犯错误,为长子所收买。

他于内心之上,实际并不反感长子足见自己的班底。

但有一个条件,是以必须能坚持并以连贯他实行之大隋革新政策之班底,其中之人选,自要经过他之考核。

前番,长子杨倓,特意交际的长孙无忌,于杨昭看来,可以为之。但李世民,杨昭即不得不抱着一种谨慎态度了。

李世民之能力,毋庸置疑,无论是军事还是治理,在之两月前,得受乾祐令之后,已然表现的淋漓尽致。

于之上,杨昭实际一直在担心,便是长子能否驾驭得住,谁也不知道李世民将来会发展成何等人物。

但毋庸置疑的是,只要他杨昭还在,李世民只能为大隋之建设者,于之魄力之下,只要李世民之才能能用以实事之上,以之为尚书,国相,大都不成问题。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在用人这方面,杨昭这些年来,那是没得说的。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隋太子》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