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孙明诚的故事

寥寥可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阅读阁yueduge.cc),接着再看更方便。

就这样,凭借着别致的营销技巧,孙明诚的书店,总是能在南阳城里吸引不少上门的顾客,也能创造不小的收益。

加上此人虽然年纪大了,身体不如大小伙子精干,但是他天生就是个经商的好手,书店的日常修缮、书籍的进货、进账和出账的核对、接待顾客,他看似做得不急不慢,但总是把所有大小事情都安排的井井有条,而容斋书店在他的打理之下,也成了南阳城的地标之一。

他年轻的时候,俞朝社会还算安定,孙家条件在当地也算是个殷实之家,随意孙明诚从小就在私塾里读书,每天摇头晃脑,背诵着四书五经。

这些佶屈聱牙的文字,这些先贤圣人的教诲,却好像是一阵小小的微风,难以激发出孙明诚的内心的兴趣。

他迷恋上了民间的志怪小说,每天上私塾的时候,都坐在最后一排,老先生在上面照本宣科,周围的同窗个个摇头晃脑,孙明诚自然也跟着摇头晃脑,但是他的眼睛,却死死锁定在抽屉里的不知道那本鬼怪小说的文字上。

这些小说,都是孙明诚假借私塾课本费的名义,从家里给的银子里省下来,去南阳城当地书店里偷偷买来的。

在他看来,白面小书生和鬼怪狐狸精的爱情故事,山野老农和古潭仙蛇的奇妙相遇,可比四书五经上的内容有趣多了。

小说看得他之入迷,看着看着,他自己就代入其中,幻想着作为书中的人物,经历种种仙幻的体验。

就这样,孙明诚在私塾里年了十年书,就看了十年的民间小说。

到了弱冠之年,在家里的一再催促之下,他迫不得离开南阳城去乡试,考秀才。

结果自然是意料之中,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了十年小说种子在脑子里的年少孙明诚,论语都背不下来,以至于到了考场,脑子也一片空白,题目也看不懂。

看着周围奋笔疾书的同学,孙明诚先是呼呼大睡,又梦入到他内心的志怪奇遇之中去了。

睡醒了之后,他发现考试还没有结束,闲着也是闲着,索性按着自己的理解,在宣纸上写了一篇志怪小说。

这样的文字交上去,考官看得一脸懵逼,只能画上一个大大的红色叉叉。

就这样,孙明诚没有考上秀才,之后的日子里,也没有再参加乡试。

这倒也不算什么,以他家的家境,就算不走科举的路子,经商也可以吃得上一口饭,喝得上一顿酒,衣食无忧。

不过孙家老太爷倒是气得半死,看着这个不争气的儿子,无可奈何。

孙明诚倒是图了个清净,老太爷死了,家里几个兄弟也分家了,离开南阳城去了外地,孙明诚从家里继承了一幢房子,也就是现在的容斋书店。

这个对小说痴迷道癫狂的男人,老婆也没有取,整天窝在他的书店里,和厚厚几麻袋的小说为伴。

熟悉他的人嘲笑说,如果孙明诚在私塾读书的时候,能拿出他小说三分之一的专注度,别说是秀才,就是考上举人,也是有可能的。

这自然是笑谈了,孙明诚并不在意别人的目光。

不过即便如此,孙明诚股子里还是有别的想法。

他自诩,身上有江南文人的斯文元气。

如果孙明诚仅仅作为一个书商,每天进货卖书,好想和这文人的斯文元气,挨不上边。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我有一卷众生图》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