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阅读阁】地址:yueduge.cc
应天府是明朝的首都,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的时候,由集庆路改名而来的。应天府最大的寺庙是灵谷寺,占地五百余亩,有山有水,相互照映,高楼勾心斗角,气势恢宏,不仅如此,灵谷寺供奉玄奘法师坐像,坐像前摆放着玄奘法师的舍利子。
靖难之后,皇上朱棣封姚广孝为资善大夫,正二品的官职,御赐蟒袍,位极人臣。姚广孝却是一个淡泊名利的人,白天上朝,晚上住在灵谷寺,皇帝御赐府邸,也被他婉拒。
最近一段时间,姚广孝很少出门,一直呆在灵谷寺。虽然是一个光头无须三角眼的和尚,却很少念经,姚广孝的师父席应真是个道士。
屋里蜡烛闪烁,姚广孝坐在一个蒲团上,嘴里哼着《雨霖铃·寄胡霖》小曲:
“冬来夏去孤度,空洒下、几多鲛浥?遍采黄花,移卉南山,对影长揖。俱往矣、万事开头,重把珠玑拾……”
姚广孝刚唱完,准备再唱下一首,忽然听人大喊:
“着火了,着火了,快救火呀,快救火呀。”
老和尚鞋都来不及穿,抱着蟒袍往外跑,出门一看,四周黑压压一片,不见火光,正在纳闷的时候,听到身后有人咯咯地笑。
姚广孝看都没看那人一眼,径直走回屋里,重新把蟒袍放好,又坐在蒲团上。
“师父,徒弟给你请安了。”那人双膝跪地,两手趴在地上,行了一个大礼。
“哼!”姚广孝还在生气。
“师父,您老人家不是病了吗?我看你腿脚还是挺麻利的。”徒弟嬉皮笑脸地说。
“金忠,你这厮现在都是兵部尚书了,也五十的人了,怎么一点礼节都没有?”来的人是姚广孝的徒弟,也是大明朝的兵部尚书,还是朱棣的重臣。
“师父,徒弟是担心你的身体,看看你还能跑得动吗?”金忠说着径自站起来,坐到另一个蒲团上。
姚广孝见徒弟还穿着朝服问:“见过皇上了?”
“是,觐见完皇上就来看您。”金忠道。
“鞑靼和瓦剌怎么样了?还对我们大明朝虎视眈眈吗?”姚广孝问。
“蒙古人狼子野心,还是不断地扰边,经常有小股骑兵来掠夺,什么都抢,锅碗瓢盆之类的都不放过,盐都抢。”金忠刚从北方视察军情回来。
“阿弥陀佛,边境的老百姓又要生灵涂炭。”姚广孝瞬间从一个唱艳曲的才子变成一个胸怀天下的和尚。
“是呀,”金忠已经习惯师父的不伦不类,“老百姓搬走的不少,边境地区是放牧的好地方,如果没有蒙古骑兵,朝廷一年能增加不少马匹。”
“嗯,皇上有何旨意?”
“皇上没有说什么,可能在犹豫。”
“哦?”
“皇上问我谁当太子合适,我说不知。”金忠道。
“边境和太子之位有关系?”姚广孝一看看出皇帝犹豫的原因。
“皇帝尚武,如果御驾亲征,朝中大事肯定是太子主持,可是目前太子还没有立起来,所以皇帝无法脱身。”金钟道。
“立太子是国家大事呀。”
“师父,我听闻世子府出了一件怪事,有个宫女死了,凶手还没有找到。”金忠说。
“世子府戒备森严,怎么就会无缘无故死了一个宫女,是不是讹传?”
“不是,我碰见纪纲,他脚步匆匆,好像有急事,应该是确有此事。”金忠道。
姚广孝站起来,在屋子里踱步,活动活动腿脚,金忠也跟在师父后面。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大明神探姚广孝》转载请注明来源:阅读阁yueduge.cc,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