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移花接木会太子 阴差阳错遇辽王(1 / 4)

天才一秒记住【阅读阁】地址:yueduge.cc

第二章

移花接木会太子

阴差阳错遇辽王

贺景思怕贺敏再惹是生非,就不让贺敏再踏出贺府半步了。他请了个啰里啰唆的陈姨娘教贺敏针绣、歌舞和礼仪,又把陈学究请到府里来,教贺敏学问。

这两个人都尽心尽力,细致得让贺敏常常觉得窒息苦闷,可是,父亲贺景思时常来督促,贺敏也只能循规蹈矩。几个月后,她就绣得一手好针线了,而且,她把陈学究写诗作画的本事也学了不少。

贺敏常常想念赵匡胤,这天,她终于忍不住问陈学究:“先生,近来可曾见过赵匡胤?”

陈学究听了一愣,随即满脸憎恶地说:“那个没教养的孩子,早跟着他爹去汴梁了!”

贺敏吃惊得半天没回过神儿来,怪不得赵匡胤一直没露面呢,如果他仍然在洛阳,总会想到办法进贺府找着她的……

贺敏知道她爹是故意隐瞒这件事的,贺景思看不上赵家,他希望女儿能大富大贵。

贺敏不要什么大富大贵,她只想和赵匡胤在一起。可是,现在她连他的人都看不着了……想着这些,贺敏就心烦意乱。

那个陈姨娘虽是半老徐娘,但风韵不减,特别是当她跳起凤凰舞来,云袖舒展回旋,无限旖旎美不胜收,往往看得贺敏目瞪口呆。可是,赵姨娘总是沉默寡言,性格又孤僻古怪,在教贺敏做针线活儿和跳舞礼仪时十分苛刻。

有一次,贺敏跳舞扭伤了脚,痛得

哭出声来。赵姨娘蹲下身来,自言自语般地说,“这点小伤又算什么呢?生为女儿身,不知还要忍受多少疼痛呢,再多的疼也要忍受……”顿了顿,她又说,“我出身青楼,所以没有人真心待我,枉费了我这一身才艺。可是,敏儿,你生来就是将军的女儿,将来,你有的是机会攀龙附凤。严师出高徒,姨娘等着跟你享福呢……”

贺敏听了陈姨娘的话,蓦然不觉得脚踝疼痛难忍。她想,反正赵匡胤已不在洛阳,她也没有出府的必要了,为什么不潜心学艺呢?如果真有那么一天,再看到赵匡胤,她一定要让他刮目相看。

这样的想法激发了贺敏的进取心,她在心里偷偷地笑了。想到赵匡胤看她时明亮欢喜的眼神,隐隐的期待和喜悦涌上心来。是的,再多的疼,她也忍受得了。

日子在勤学苦练中如同白驹过隙,转眼两年有余。贺敏的身体悄然绽放开,蓓蕾般战栗着,渐渐吐露耀眼的光华。而她的才艺,从青娥、陈姨娘和她爹娘赞赏的目光里,她知道她已学有所成……

这天,贺敏闷闷地坐在闺房里。

窗外,院子里,海棠花树随风摇曳,纷乱的花瓣散落得满地都是,一如她飘遥无着的心事。

这些天,贺景思夫妇总是眉开眼笑的。原来,曾经是贺景思的得意门生石敬瑭当上了新皇帝。听府上的人说,几天后,新皇帝就到洛阳来了。

和娘都兴奋极了,府上的丫鬟和家丁们一个个也都喜气洋洋的,好像有什么天大的喜事等着他们。贺敏的心里却涌起一种莫名其妙的不祥之感。

这不祥之感让贺敏倍感压抑。她叹了一口气,很久没有看到赵匡胤了。外面到处兵荒马乱,也不知道赵匡胤现在在什么地方,做什么。难道,这一生,他们再也不能见面了?

想到这里,贺敏惆怅地站了起来,理了理额前的碎发,走出屋子,想去后花园散散心。

后花园有个荷花池,荷花池上有个荷亭,雕梁画栋、碧瓦飞甍,亭里放着歇脚的乌木桌椅。

贺敏落寞地坐下,放眼看去,清洌的池水在阳光下泛着涟漪,跃动着点点晶光,色彩迷离,像一幅流光溢彩的水墨画。

贺敏觉得有说不出的疏懒。她坐在那里,把玩着一枚小石子。玩够了,她把小石子扔进子池子里,没想到惊起荷花叶间一对栖息的鸳鸯。它们惊惶地扑打着翅膀,急急地游向远处。

贺敏看着那对鸳鸯惶急的模样,觉得好玩,忍不住笑了起来。

“西子映水羞芙蓉……”

这时,突然,贺敏听到从荷亭旁的假山那边传来了一句吟咏。她诧异地转头看,就看到一个男子扶着假山的石壁正痴痴地望着她。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大宋绝恋》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