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激经济的三板斧
虽然一些中小企业的快速转型带给了日本经济一线生机,但是一个国家的经济走势不可能只靠民间资本的自由发展而确定,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是,日本的前途一片漆黑,吉田茂也只能在灰烬中摸索着前行,而这种摸索还不能花费太长的时间,所以他在短期内就挥出了三板斧。
第一斧:集合人才,共商大计
吉田茂是个聪明至极的人,他意识到日本的经济实在是差的不能再差,只能死马当活马医!这样的重症,只他一个人是不够的,他必须请各方面的专家来为日本会诊才行。1946年8月,政府成立经济安定本部,广集经济、金融方面的人才,负责制定和实施经济政策。
其间,东京大学教授有泽广巳提出了推行“倾斜式生产方式”的主张,成为了挽救瘫痪经济危局的重要依据。这个主张的最基本的要求是将有限的资金优先用于增产煤炭,再用生产出的煤炭供应钢铁业。然后凭借煤炭和钢铁两行业的相互促进带动电力、化肥、造船、纺织等产业发展,刺激经济复苏。
这样的举措,无疑是在日本财政濒临枯竭的严峻现实下,给日本经济打了一针强心剂。
第二斧:复兴金融公库
想要复兴经济,必须要有钱,但是日本人没有钱怎么办?
日本人想出了一个主意,那就是大量印制钞票!
让国库显得“充盈”起来。这样的通货膨胀,被当时日本反对党视为饮鸩止渴的馊主意。但就日本五十年的发展看来,这一招却是一手妙棋!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阅读阁【yueduge.cc】第一时间更新《读懂日本战后六十年》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