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阅读阁yueduge.cc),接着再看更方便。
3.3
虚假的天意
祥瑞万端
随着时间的推移,王叔文开始发现大量的官员抱着一种“非暴力不合作”的态度的默默的对待着这场革新。王叔文有点坐不住了。
前文说过,为了“征服民众”,王叔文拉韩泰、柳宗元、刘禹锡等人一起,吹捧和相互吹捧齐飞,表扬与自我表扬结合,说他们是伊尹,是周公,是管仲,是诸葛亮,一副自己就是这个世界上最牛逼、最英明神武、最关心人们群众的圣人的样子。但是长安的百姓好忽悠,大明宫朝堂上的那些官员就都是老油条了,他们不会因为刘禹锡的文章写的漂亮就相信王叔文的。
但王叔文“工言治道”#pageNote#0/img,策略上确实有一套。面对这种严峻的政治形势,他决定便重演古代圣人以神道设教而服天下的故伎。说是故伎,这真是有史以来最好用的政治手段之一:从最早的商王武丁到武则天,一直在用这招。当然,这招有人用的好,有人用的不好。王叔文脑子好使,善于弈棋,表面上看来这招用的颇为精熟,但是他忘记了最重要的一点:任何事情招数只是表面的,真正比拼的是背后的实力。
既然上天不会主动开口说话,那人民群众这么知道上天对顺宗起用王叔文诸人来使革新是满意的呢?托梦那一套已经太老了,谶语纬书那套虽然立竿见影,但是没有官方的解释就很难办,而且后遗症很大
;王叔文想来想去,决定用嘴简单有效的方式:祥瑞。
祥是吉祥,瑞原意是古代作为凭信的玉器,瑞,以玉为信也#pageNote#1/img。合起来,就是吉祥的征兆。最早的时候,一旦出现了祥瑞是要记录下来的,《史记·封禅书》《汉书·郊祀志》都是记录了很多这些祥瑞,到了南朝刘宋时期,还专门在史书中设立《符瑞志》一项,记载历代出现的祥瑞。
祥瑞之中,被认为最重要的是《河图》、《洛书》被儒学认为是表达天意的、对人有益的自然现象。如出现彩云,风调雨顺,禾生双穗,地出甘泉,奇禽异兽出现等等。到了唐代,还分了上中下三挡:凡景星、庆云为大瑞,其名物六十四;白狼、赤兔为上瑞,其名物二十有八;苍鸟、赤雁为中瑞,其名物三十二;嘉禾、芝草、木连理为下瑞,其名物十四#pageNote#2/img。
这其中,景星“如半月,生于晦朔,助月为明。或曰,星大而中空。或曰,有三星,在赤方气,与青方气相连,黄星在赤方气中,亦名德星。”#pageNote#3/img庆云则是五色云,古人以为喜庆、吉祥之气、祥瑞之气,也作“景云”、“卿云”#pageNote#4/img。景星、庆云这种天文现象是由于不可求的,王叔文能力再强也不可能弄出来,幸好《列子·汤问》:“庆云浮,甘露降。”他还有甘露这种能和庆云并列。操作起来却无比简单的的“上瑞”。
甘露,理论上是植物的葡萄糖渗
出物在寒冷天气的露水中形成的结晶一类的神奇物品,据说就像糖稀#pageNote#5/img,颜色白如雪,味道甜如糖,所以叫甘露。“甘露,美露也。神灵之精,仁瑞之泽,其凝如脂,其甘如饴,故有甘、膏、酒、浆之名。”#pageNote#6/img可实际上,在唐朝只要是个专业的厨子,都可以把糖稀脱色做成“甘露”;就算这厨子不行,西域运输到宫中的“石蜜”#pageNote#7/img—也就是我们现在的冰糖看起来更像是所谓的甘露。
甘露虽然制作简单,但是来头很大。“天地相合,以降甘露。”#pageNote#8/img古人认为甘露降,是太平瑞征。因为公元前53年有一次甘露降于未央宫,汉宣帝直接就用“甘露”做了年号#pageNote#9/img,可见古人对甘露是何等郑重。后来,256年三国时期曹魏的君主高贵乡公曹髦、525年高昌国君主曲光,也先后将之用作年号。
而且甘露也命名了很多地方,如甘露山,甘露寺,甘露观,在现在都有存世。最有名的甘露寺,《三国演义》第五十四回回,“吴国太佛寺看新郎,刘皇叔洞房续佳偶”故事的主要发生地点就是甘露寺。
二月初,王叔文马上就导演第一出甘露出现的祥瑞。他拍了一个宦官王自宁奉宣圣旨,然后在展出了“延和殿前丁香树甘露一大合”给各位宰相;#pageNote#10/img然后,又怕大家不相信一样,“未时,又出一大合,令明日示百僚,甘露见降未止”。
这个甘露出现的祥
瑞做的略有点搞笑,先是给宰相看,一看宰相不买账,有马上出了另外一大盒给百官。“来来来,大家尝尝,这是真的甘露啊,很甜的!”想到大明宫中这种场景我们就会觉得好玩,王叔文就像一个分糖的幼儿园老师一样想着能骗那些贼精的小朋友一会儿。
然后是礼部马上上了《礼部贺甘露表》。文章谁写的?柳宗元。因为这是他的工作:“礼部郎中员外朗掌图书、祥瑞”#pageNote#2/img。柳宗元被擢为礼部员外郎,王叔文就是让他主管宣传舆论工作的。对王叔文的意图自然是心领神会并与之密切配合,马上谋议唱和。这篇表文忍不住要放上来欣赏一下:
“伏惟皇帝陛下均煦育之功,敷渗漉之泽。大和潜达,瑞克彰,发于天霄,特降宫树。朝光初烛,方湛湛而不希;畏景转炎,更轧远未已。然则零其庭而著异,纪于年以标奇,徒矜往辰,孰并兹日。况树有丁香之珍,殿即延和之号,所以著芳风之远播,期圣寿于无疆。事绝古今,庆传遐迩。臣谬承渥泽,获睹殊祥,踊跃之诚,倍万恒品。”
文章写得文采斐然,引用司马相如《封禅颂》、《诗经》、扬雄《甘泉赋》等名著,其实内容就说了一句:“著芳风之远播,期圣寿于无疆。”—让我们把这件事宣扬出去,祝愿皇上万寿无疆把!前面引古论今,甚至“延和”的意思也是“延长和泰”
,大家都多么幸运啊,吃到了这甜甜的露水,都是废话。主题只有一个:顺宗英明神武,王叔文英明神武,所以,上天降了甘露。大家要宣传,并祝万岁!
但是这次宣传的效果显然不好——如果好的话,后面那些祥瑞不至于出现的这么频繁。不过在后来,二十年后“看甘露”又被使用了一次,这次的甘露可是直接让几千人人头落地--唐文宗大和九年(835年)的甘露之变的甘露#pageNote#12/img,是那么的血腥。我们认定本次甘露祥瑞的宣传效果不好,还有个原因是因为甘露之变的发生过程中,我们知道出现了甘露是要向全国宣布的,而全国各地也会向皇帝上表祝贺#pageNote#13/img。本次甘露出现没有看到任何宣布全国的迹象,也没有看到任何周线的贺表,也许在宰相的层面就已经被扣住了,以至于王叔文不得不给百官品尝糖水。
王叔文一计不成又生一计。过了几天,他又指使柳宗元上《贺白鹊表》:
伏奉进旨宣示前件白鹊者。霜毛皎洁,玉羽鲜明,色实殊常,性惟驯狎。臣闻圣王之德,无所不至,有感则应,无幽不通。伏惟陛下恩沾动植,仁洽飞翔,故得兹禽,呈休效质。伏以白者正色,实表金方,鹊以知来,式彰寇服。用符归化之兆,克耀太平之阶。臣职参禁垣,获睹嘉瑞,无任庆至。
瑞鸟来集这个戏份,唐玄宗就玩过。开元某年#pageNote#14/img九月,一千
余只鶺鴒飞到宫廷庭院游玩,过了十天这些鶺鴒仍不离去,最后终于亲近得连在旁边拍手它们也不会飞走,鹡鸰今晚代表兄弟之情,玄宗写了《鶺鴒颂》成为名篇。这次王叔文准备做点鸟文章了。
为了可信度的提高,这次祥瑞等级从“上瑞”到了“中瑞”。这次白鹊来到宫中的主题,是顺宗“恩沾动植,仁洽飞翔”,所以“鹊以知来,式彰寇服”。这篇上表的意思表面上是说顺宗英明神武,连鸟都飞来了,但是唐太宗说褚遂良“小鸟依人”的意思大家都是明白的,这个表文真正的对象是给各个藩镇看的——顺宗这么恩义广布,你们这么都还不来表示一下!
马上有人就投其所好来了。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进了嘉禾图——韦皋此人,后文中我们将浓墨重彩的详述他的事迹,此时看到王叔文当政,作为一个当了二十年节度使的老滑头,立刻意识到这是以及极好的表示机会。他进献的东西也很好玩:嘉禾图。所谓嘉禾,是一禾两穗,两苗共秀,三苗共穗等生长异常的禾苗。“嘉禾,五谷之长,王者德盛,则二苗共秀。于周德,三苗共穗;于商德,同本异穟;於夏德,异本同秀。”#pageNote#15/img这在古代看来,是政治清明,天下太平的征兆。
韦皋之所以是老滑头,是因为他仅仅是献了一张图、嘉禾本质上说是变异产生的麦穗,一般来说自然生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