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阁【yueduge.cc】第一时间更新《成功尝试: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最新章节。
第14章中国股市爆发第一案
1992年4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分行发布公告,公告称:
从即日起由原野公司的各债权人派出人员,帮助该公司检查财务,并落实企业利润及归还贷款计划。
与此同时,有关部门还冻结了原野的所有财产,并对原野的两名当事人依法进行调查。
原野公司对此不服,随后依据行政诉讼法对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分行和深圳市工商局进行起诉。
深圳市原野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7年7月,当时的注册资金为150万元,其中国有股占60%,港资占20%。公司法人代表彭建东的与另一名股东分别出资15万元,各占10%的股权。
1988年获准转为中外合资股份制企业,到1989年3月,公司股权已经过6次转换,股东只剩下两个,一个是隶属于深圳市工业办公室的新业服装公司,占5%股权,另一个是占95%股权的是香港润涛公司。
润涛公司是彭建东的舅舅控制的公司。彭建东通过6次转换股东的游戏,把其他的股东一个个转了出去,此时刚出监狱的他摇身一变,成了香港润涛公司的董事长。
5个月后,新业公司也退出了原野,原野实质已成为香港润涛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1990年向社会发行股票时,这家公司正式更名为深圳原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家性质完全是香港的公司,却能在内地上市,并且在招股说明书中,还让人找不到作为原野董事长和法人代表彭建东的名字。
彭建东的造假行为,竟然没有引起相关部门的注意。这就说明,在股份制改革的过程中,出现了令人难以想象的漏洞。
在彭建东控制原野以后,原野公司迅速壮大,创办不到两年,1989年利润达到了28.7万美元。30岁出头的彭建东为此拥有了自己的投资财团,并控制了原野50.7%的股权,在他眼里原野只不过是自己过上豪华生活的一棵摇钱树。
成功后的彭建东1989年在澳大利亚悉尼市郊的富人区有了自己价值200万美元的别墅。住在这幢可以看清悉尼港全貌和悉尼歌剧院的别墅中的彭建东与28岁的妻子,拥有豪华车队,享受着奢侈的生活,真正成了深圳的暴发户。
同年原野公司还在澳大利亚买了一个价值170万美元的牧场,然而这家牧场到1990年底给原野公司带来的却是39.67万美元的损失。
1990年2月原野发行股票。成为股份公司以后,其业务从纺织扩大到贸易和房产,公司的确赢利丰厚,当年获利640万美元,净资产增加了138%,到1991年达到5.52亿。
到1991年12月31日,原野1991年入账的税后利润更达到4550万元,与1990年相比又增长了36.7%,资产报酬率达8.2%。股价为之也一度翻番,1990年5月21至28日,原野的股价在一周内从14元上涨至28元。
但是彭建东根本不愿意把原野的利润回报给股东,他想的是如何把这些利润据为己有。股东们没拿到一分红利,而加入了澳大利亚籍的原野当家人却在1990年出4400万港元在华人首富李嘉诚的旁边,买了一栋日式花园别墅。
住在这样的房子里,彭建东当然也不能缺少劳斯莱斯豪华轿车和大群的仆人。
狐狸尾巴终究是要露出来的,原野上市后不久,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分行和有关机构在就觉察到这家上市公司存在问题,并于1990年底对其账目进行了突击审计,发现了原野公司管理混乱、资产流失严重等问题。
为了查清问题,人民银行深圳分行阻止了原野公司的分红和增发新股的各种企图。润涛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士竟宣称这种调查为官方骚扰,对外发表煽动性言论说国有企业想成为原野股东。
但事实总要还归本相,4月6日至11日,深圳市工商局派出检查组对原野公司的财务部进行检查。在深入的调查中发现,原野公司下属的原野物业有限公司有违法经营的问题。
6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分行发表了《公告》,披露了原野公司存在的主要问题:
原野公司的所谓大股东香港润涛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政府批准,非法取代原野公司某发起人的股东地位。香港润涛公司利用其非法窃取的控股地位,操纵原野公司,无视我国外汇管理规定,将折合一亿多元人民币的原野公司外汇资金转至香港润涛公司及其海外关联公司。为此,1992年7月7日原野股票停牌。
1992年10月6日,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但被告不是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分行及市工商局,而是原野公司,因为200万元人民币和300万美元贷款逾期。
1992年10月12日,深圳中级人民法院再次开庭,这次是农业银行宝安分行诉原野公司和润涛公司500万美元逾期贷款及抵押不实。
在法律面前,原野阻挠调查的“防线”彻底崩溃了。
本来作为一家上市公司,其运作及管理部门的相应处理都应当充分曝光,但在原野事件中,传媒却保持了一种置若罔闻的态度。
1991年全年对原野审查,公众丝毫不知;当年8月对原野问题处理的会议纪要,公众也被隐瞒了;股权结构调整的一系列会谈,也没有对社会公开。新闻媒体似乎对此早已商量好了,对此不发一言。
直到1992年4月7日公告之前,深圳一家刊物发出《原野老股东的期待》一文,成为最早传达原野股民心声的文字。
对于一直蒙在鼓里的社会股东来说,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分行发布的公告简直如同晴天霹雳。消息相对滞后的上海原野股民,直到1992年5月4日,才从《上海证券报》的报道中了解到此事的。
据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分行负责人说,原野问题由来已久。1991年3月,审计部门在审计原野分红派息时提交存在股金投入不实、利润不实和资金外流等问题。然而从发现问题到消息的发布时间间隔竟然长达一年多,这对原野的股东来说,显然有着强烈的受蒙骗的感觉。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