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火星营救(一)(1 / 2)

六月十四日。北京。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大厅。

凌晨1:41分,中心收到了中国“神舟火星号”火星探测宇航飞船发回的紧急电文,大概内容与“飞天号”飞船收到的差不多。

中国“神舟火星号”火星探测宇航飞船是两个月前,即四月十四日从酒泉航天中心发射升空的,机组乘员五人:郑克军、叶俊光、文嘉德、李志文和唐显合,郑克军、叶俊光是中国航天员大队的现役军人。

“神舟火星号”火星探测宇航飞船主要由指令舱、生活舱、返回舱、物资舱和核动力火箭推进舱等构成。指令舱、生活舱和返回舱与我们现实生活中“神舟”系列飞船的功能差不多。物资舱主要存储常规火箭燃料和生活物资。核动力火箭推进舱采用核裂变反应堆为推进动力,加装一次核燃料可以使用五年以上,它可以使火星探测宇航飞船的速度达到使用常规燃料的普通火箭的三倍以上。

只要普通火箭达到或者超过第二宇宙速度11.2公里/秒时,就可以冲破地球的引力,前往火星或者其他星球。“神舟火星号”火星探测宇航飞船采用核裂变反应堆推进系统,可以使它的速度达到35公里/秒以上。

由于“神舟火星号”飞船重量太大,无法一次性升空发射,只能多次发射,在中国自行发射安装的“长城号”太空站组装。由于使用核裂变作为动力的核火箭在发射时所产生的核辐射对地球的污染太大,因此,对于“神舟火星号”飞船各个系统部件只能采用常规火箭来分批发射上天。经过几十年的技术工艺水平的进步,常规火箭一次可以运载500吨以下的物资发射升空。

经过一个月的连续发射升空与太空拼装,飞船各系统组合完毕,经过调试与检测,飞船性能符合太空飞行要求。在四月十四日从酒泉航天中心用常规火箭把宇航员送到“长城号”太空站与“神舟火星号”飞船会合,开始了长达八个月的火星之旅。

近两个月后,“神舟火星号”飞船到达火星,宇航员驾驶指令舱、生活舱、返回舱组成的着陆系统登陆火星北半球的表面。在一个比较安全的背风面建立了一个前进基地。以此为根据地,进行四个多月的科学考察。物资舱和核动力火箭推进舱留在火星轨道上。

没想到火星探测宇航飞船突遇此大灾难,这是飞行控制中心的所有人包括那些航天老专家都没有想到的。虽然大家对此做过多种猜测,也对这些猜测做过针对性的专门研究,并制定了相应的应对方案。此次问题虽在应对方案之列,但对应的措施还是远远不够,不能应对突发事件。

这说明了什么呢?说明我们对火星科学探测的严峻形势认识不足,对火星表面的认识还严重不足,虽然我们前几次的探索都成功了。

时间一秒秒的过去,眼睁睁地看着五条鲜活的生命即将失去,而我们却没有办法去救他们。大厅里的人心情都很沉重,这么大的责任谁能承担得了,谁也承担不起,但总得有人为此承担责任。

谁呀?

所有的指令都是经集体讨论通过,形成一致意见后才下达的。虽然紧急情况下,有些指令是火星探测计划总指挥下达的,但也是事后征得上级领导的同意。

责任应该有集体来承担,不需要个人来承担。但作为此次火星探测计划的总指挥,何玉昆觉得自己必须为此次火星探测计划失败承担责任。

何玉昆,五十五岁,是一个精瘦矮小的中年人。从事中国航天事业近三十年,对中国航天科研工作卓有成效,对今天中国航天的进步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以严谨的科学作风,赢得了大家的尊重,是一位德高望众的著名科学家。

今天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大厅,通过大屏幕,知晓了中国火星科学探测以来的最大灾难。作为此次火星探测计划的总指挥,何玉昆感到痛心疾首呀!国家几百亿的投资打了水漂,这还不是最主要的,五名经验丰富的宇航员因此而丧失了生命,这才是对中国航天事业的沉重打击。培养一名宇航员是很不容易的事情,即消耗大量的金钱,又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一般培养一名合格的航天员需要四五年的时间。何况是五名经验丰富的宇航员呢?这中间的代价实在是太大。

何玉昆通过大厅的语音系统对全体工作人员讲话:“同志们,此时我和大家的心情是一样的,我们就要失去五名最优秀的航天员,我们最好的同行,而我们却没有办法去救他们。作为总指挥,我很心痛啊!我对不起这五名航天员,对不起他们的家属,是我把他们把火坑里推呀!如果晚几天出发,计划做得在周密一些,也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呀!我有罪呀……”何玉昆越说越激动,泣不成声,说不下去了。在他如此气氛的渲染下,大厅里的那些工作人员也哽咽起来,局面开始有点混乱。

在现场的国防科工委主任薛高衡见这样下去不行,赶紧叫秘书把何玉昆扶到隔壁的休息室里。

薛高衡,男,52岁,身高1.89米,身材略胖,一副国字脸,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军衔。

薛高衡接过话筒说:“同志们坚强些,你们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就是对五名航天员的最好支援,最好的心理安慰,因为你们是航天员的希望所在。我们要学习这五位航天人员的大无畏英雄主义……”一大段鼓舞士气的政治说辞。

完毕。薛高衡自言自语道:“除非奇迹出现,否则死硬了。”

与此同时,在“飞天号”飞船上。

在小天操作飞船加速时,林翔龙已经运功了,林家心法开始在其全身游走。飞船加速时,加速度是很大的,他感觉很难受,随着内功心法的逐步展开,不多时,林翔龙感觉丹田有股热流在动,正沿着经脉行走,所经之处感觉舒服。起初,这股热流很小,后来慢慢的变大,又分化成无数股细热流,这无数股细热流又慢慢变大,这些热流慢慢注入林翔龙全身经脉之中,逐步抵消由于飞船加速给身体带来的巨大压力。

前面说过,林家心法有一个特点是科研吸收外界的能量为我所用。林翔龙丹田中的热流就是适应于林翔龙身体环境的一种能量。实际上,就作者的观点来说,中国的内功(气功)是一种能量场,类似于电磁场的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不然,就不能解释练有气功的人可以带电220V手掌煎鱼,点亮灯泡等等。

这时候,林翔龙正在运功吸收飞船的能量来抗衡飞船巨大加速度带来的副作用。随着林翔龙内功功力的加速运行,他的丹田和经脉之中充满了热流,速度越来越快。林翔龙的身体逐渐散发出颜色较浅的红光,开始是若有若无的,后来这种红光的浓度越来越大,他的身体完全被这片红光所笼罩。他进入了浑然忘我的境地。

十来分钟后,林翔龙已经完全消除了飞船加速带来身体的不适,现在他感觉很舒服。身心很平静的林翔龙并没有停止运功,随着内功功力的自动运转,当然,实际上还是受林翔龙的大脑思维的控制,只是形成习惯性一种方式后,大脑在自觉的控制它,与控制机器一样,只要按照预先设定好的程序正确运行,为什么还要去干涉它呢!做好监控工作就行了,道理一样。思维的感觉开始向四周延伸,通过林翔龙的宇航头盔进入了他面前主控制台的中央计算机控制电路里。

这种思维感觉也是一种类似于电磁场的能量,思维是人类脑电波活动作用的结果,脑电波是一种电磁波,电磁波可以向外发射。同样,林翔龙修炼他们家的内功心法,加强了脑电波的能量,可以控制它向外发射的方向和能量幅度。思维感觉就是脑电波在大脑控制下对外界进行探索的一种触觉。某些人具有超能力、第六感原理与此相同。

林翔龙的思维感觉如同第一次到一个城市一样,在电路中慢慢的向前探索着。他发现这里面很奇妙。电路就像人类社会中的大城市,道路横竖往来,有交叉路口,立交桥等,每一条道路都有红绿灯控制,需要你通行,你才能过得去。也有不一样的地方,电路里的电子、光子或量子通行的速度很快,有的就是以光速在前进。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肝到厨神才算开始》《仙官有令》《泰昌大明》《云朵和山先生》《我在现代留过学》【爱去小说网】《寐姝色》《不正常型月》《道爷要飞升》【新思路小说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龙翔在天》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