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阁【yueduge.cc】第一时间更新《1750:我有三千AI机器人》最新章节。
考虑到海宁似乎一直很在乎与这些人的合作关系,紫金所能够采取的手法也只能极尽委婉之能事。
不过现在所能进行的谈判,也恰巧给她创造了一个绝佳的机会。
一个星期之后,已经穿越波罗的海三国进入东普鲁士境内的海宁,收到了紫金连夜抵达北京的消息。
随之,原本参考俄国方案进行的谈判谋划出现了重大转变。
乾隆皇帝收到了海宁一方的崭新报价。
“朝廷允许环球集团另设一家东印度公司,参照欧陆体例,许以募兵、交战、媾和之权利,但所经略之土地人民,将正常缴纳赋税,所降服之国度,必须承认大清之宗主权。”
好大喜功的乾隆皇帝,对扩充藩属国的数量非常感兴趣,对于欧洲各国最近所流行的殖民公司也小有了解。
而且据他所知,殖民公司虽然会分发红利,缴纳商税,但却极少有依照中国传统缴纳赋税之说。
而农业赋税是中国历代朝廷的重要财政来源,因此也颇为乾隆所看重。相对于有名无实的藩属来说,能够收取赋税的地皮,显然更有吸引力。
因此他果断地同意了第一条。
而第二条内容则是基于第一条的。
“清廷允许大清东印度公司,在本土和各藩属国境内采购货物、招纳人员,从事各类合法经营。而东印度公司则承诺说服其他基地协助清廷讨伐准噶尔部。”
准噶尔部在康熙时期遭受重大打击,但如今还在苟延残喘,乾隆也一直想继承先辈遗志,将其彻底消灭,但迟迟找不到用兵的绝佳机会。
不过,从海宁一方在谈判时提供的地图来看,他们能够协助夹击准噶尔部,胜算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
所以光是这一点,就在极大程度上影响了乾隆的判断。
只是,打通商贸同样会引发君主关于渗透的担忧。而且,人口在封建帝王眼里是极其重要的帝国根本,招纳人员一条显然没有动摇这一根本的嫌疑。
所以他不能不再小心谨慎地思虑一二。
为了打消潜能的顾虑,紫金不得不让谈判代表们作出解释。
采购商品虽然是为了牟利,但招纳人员却是为了壮大,无论是移民拓殖还是充实武装,对于加强新水源地的控制都是有好处的,同时这也是欧洲各国常做的事情。
至于参与各项经营,一是为了防止内陆商贾们抬价讹诈,二是为了让大清子民见识一下西陆技艺,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行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乾隆是个有博大胸怀的,对于这一点给予了肯定,因此双方顺利约定,东印度公司在大清本土的经营,主要以西方技术为主。
乾隆显然不认为东西方的差距有多大,甚至无所不有的天朝还遥遥领先于西方,因此只要限制住东印度公司的生产方式,不但极大地削弱了他们盈利的能力,还基本上遏制了他们对内渗透的路径。
毕竟他们同内地的工匠和商人,使用的都不是一个方法,又怎么能和他们交流呢?
至于官府,那种没有钱就寸步难行的地方,又何必惧怕一群失去盈利能力的穷鬼呢?
所以他最终丢开了那些担忧,同意了海宁一方的请求。
之后,他们又就其他条款进行了商谈,比如东印度公司的驻地选在哪,如何与清廷的“海关”进行交涉,招纳人员的具体数量是否有必要进行限制,藩属各国又该如何通知,如何配合东印度公司等等具体细节,都在这一讨论的范畴之中。
这番讨论持续了许久。但诚如之前发生的那一幕一样,缅北地区在收到大致的消息之后,风向就又一次发生了剧烈的改变。
听说大清东印度公司是单独设立之后,原本还想从中捞一笔的土司老爷们无不是哀嚎一声,这时他们才意识到,朝廷的大义名分根本不可能落到他们身上,在乾隆皇帝的眼里,他们这些小小土司根本就是不值一提的。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从流民开始修仙》《我在东京当报恩狐狸》《黄昏分界》《从泰坦尼克号开始》《星空职业者》《我真没想穿越啊》《非洲创业实录》《CS:才16岁,让我老登逆袭?》【奇书小说网】《穿越万界:神功自动满级》
天才一秒记住【阅读阁】地址:yueduge.cc,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