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错字错音(1 / 2)

壶山小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阅读阁yueduge.cc),接着再看更方便。

李二入营的时候,早操已经临近结束了。参观者在校场周边,看一千号人分作许多小团伙,随着带队者的口令动作。因为刚刚开始训练不久,士兵的动作还不能整齐划一,尤其左右不分的兵很多,这也是所有人右臂上都绑着一条红布的原因,便于认清左右。

精通兵事的李二看的有些入神,军阵最紧要的就是听指挥明指令,这些口号命令虽然未曾听闻,但明显是冲着锻炼军阵去的。青雀没在军中待过,幕僚中也没有武将,究竟是怎么领悟练兵之法的?

看书?屁,能给人看的兵书都是扯淡的。真正的兵法都被束之高阁,或者仅在将领之间口口相传。

站军姿,昂首挺胸气势高昂,看着就十分精神。左右转,前后转,都是军中常用的指挥口令,能做到整体大致不差就算堪堪可用。越王营的兵虽然每次都会有人转错,引起一阵哄笑,但转错的人数并不多,放在一般军中,已算良兵。

听闻越王先练带队官,普通兵刚练不到半月,怎的就成良兵了?绑一根红布条而已,就有如此奇效?

李二越看越是稀奇,可惜没过一会,军列训练就结束了。不过结束之时的全体集合让他眼睛又亮了一下,因为原本分散的团体在命令之下迅速结成了一个大方阵,用时甚至不到一刻,而且组成的军阵颇为严整。

这真是新兵?

李二怀疑是青雀用老兵来糊弄人,不过接下来的训练内容更是让他惊讶,因为在休息了一会之后,一群小娃子在李泰的带领下进入校场。

小孩子?有男有女,这就是百骑通报的那些工匠子女吧。情报上说越王以小孩为先生,教导士兵习字,当时李二还觉得可笑,但现在看来,越王营的兵开始认字,似乎真是这些小孩的功劳。

还是分成了诸多个小团体,士兵们就坐在地上,表情严肃地看着小老师。这些小老师经过了半月的教习,慢慢习惯了这种注视,绷着小脸开始教学。熟悉拼音、学习新生字,复习昨日学过的生字,然后是抽查士兵功课。

没有黑板,用的是认字木牌。小老师的身边放着一堆字牌,都是今天要教会学生的,还有一个小沙盘用来写字。被抽查的士兵有的很轻松写出,有的则是咬牙切齿,而一脸茫然的则要挨板子。

每当有士兵挨板子,在校场边上观看的小孩就会一阵哄笑,同时又十分羡慕那些小先生。大家都是一样的年纪,他们还在家里割猪草做家务,然而小先生却能教人认字,这个差距实在太大了。

大人们也是惊叹非常,当兵的居然还读书?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这句话是骗人的鬼话吧?看看这些兵,听说每天都要吃掉几头猪,再加上还能读书写字,放在村里面,绝对是四里八乡的姑娘第一眼看上的对象。

难怪这个大营的兵都那么和气,原来都是读书人啊。

围观者发出一阵阵惊叹,对这个大营更加的敬佩了。然而李二却在心中一阵大骂:屁的读书人!这叫拼音的是什么鬼?朕也算博览群书了,可从未见过这些东西。而且教的也不是河洛雅言,与现行官话有些许区别。

拼音有问题,字也有问题。今天统一教的是一首诗,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诗是好诗,简单易懂,却又将田园风光描写的生动灵活,颇有妙趣。但仅仅二十个字,排除数字,居然还能出现错字。

教的认真,学的也认真,但李二却是心如猫挠。恨不得现在冲上去告诉他们,这些字是错的,简直误人子弟啊!

生完气,转念一想,青雀不可能不知道这些是错别字。都刻印在板子上,明显就是这么教的。他为什么要另出一套文字和读法?是要表明自己出走自成一派的决心,还是有其他什么深意在其中?

事实是李二想太多,李泰会的就是这些,自然就这么教了。

书有两大课,结束之后差不多就到了用餐时间。围观的老百姓看了许久,最期待的就是这个了,白吃饭的机会可不多,尤其还是李官爷请客,应该不会差吧?别的不说,只要能有一块肉,今天就没白来。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重开吧!蜘蛛侠!》《预支未来,修出个人间武圣!》《破云》《无限公路就业指南》《跳崖后全京城追悔莫及》《凡人:风雷灵根,娶妻陈巧倩》《逢君》《嫁给铁哥们》《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唐海》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