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搅车的图纸

会飞的牛98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阅读阁yueduge.cc),接着再看更方便。

林明远手里看着刚好的图纸端详了一会,嗯,是这个味。

原来林明远在画黄道婆发明的轧棉「搅车」,一笔一笔将它还原了出来,这个搅车需要两人同时操作才可以进行工作,原理跟榨甘蔗汁的机器差不多,两个滚筒由两人同时反方向转动,再把棉花喂进滚筒空隙蹍轧,在棉花向前运动时,棉籽也就被迫排挤出外,从而达到棉花与棉籽的分离,大大提高了工作量,毕竟这挑棉籽是最繁杂的一个过程。

林明远满意的看了又看图纸,想着等会就去城外官田那里找一下钟修杰吧,这小子也不知翻车造得怎么样了。

对了,还有弹棉花,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弹棉花的工具虽然简单,却也有自己的讲究,比如这弹弓的弓弦必须是牛筋弦才好用。

在古代,牛是不能随意杀的,历代王朝都把牛看得无比重要,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规定,杀牛者,要不牢底坐穿,要不以人命偿牛命。别说普通老百姓了,就算是皇帝每年祭祀的时候才能吃上一次牛肉,然后再赏赐一点给臣子。

不过办法总比困难多,达官贵人想吃牛肉,可以制造一场意外嘛,让牛意外死亡,接着就是报备官府,得到批准了就可以开吃了,而普通百姓只能等老牛死了才能含着泪开荤,得到官府批准后,就得上缴牛筋,牛皮,牛角,这三样都是军需品。

林明远想着,各衙门库房应该存有一些牛筋,到时拿出来做成大弹弓吧,能做多少是多少,不够的话再跟巡抚衙门申请。这弹棉花也是个辛苦活,一人辛勤一天,最多只能弹八斤棉花。

想清楚一切,林明远便提前下班了,让阿财去告诉江鸿德一声,就说他等会去一趟城外,有什么事等他回来再说。

吃过了午饭,林明远换上了便服,没有带衙役,坐着马车晃晃悠悠的赶往了城外官田的仓库。

一路上,他都在想着要不要先把棉花的事报上去,这棉花利国利民,有朝廷的推广,肯定事半功倍,不过现在这棉花又还没做出成绩,报给朝廷又没有什么说服力,这..

要不还是等钟修杰把搅车做出来再说吧,做出来了他就有信心弄好棉花,到时再上报给皇帝吧,详细说一下这棉花的作用,棉花早日推广,大楚的国力和民生也能早日强盛,怀璧其罪这个道理他还是懂的,也瞒不了多久,况且自己也没有二心,是真心想着天下百姓能吃好穿好。林明远暗暗想着。

棉花不仅对民生重要,对军队也是非常重要,在棉花还没普及之前,冬天打仗一直是古代王朝竭力避免的事,一个是冬天暴雪带来的行军阻碍,也会造成后勤补给运输困难,一个是保暖问题,唐代的《吊古战场文》中说「积雪没胫,坚冰在须,缯纩无温,堕指裂肤」可以想象将士们在边关寒冬的场景。运输问题可以走水路多方面解决,而保暖问题在棉花没有出现之前,经常有士兵被冻死和战斗力下降的情况,因此在明清之前,中原王朝的实际控制区域往北很少超过辽东地区。实控不等于臣属国。

明代棉花种植兴起之后,产量巨大的棉花迅速取代了丝麻,将士们也有了棉衣御寒,使得明清时期,中原王朝的实控范围首次大规模的向北扩张,并在清代达到了黑龙江流域。明朝的小冰河时期,这棉花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直到现代的工业社会,这棉花不仅仅是御寒物资,更有多方面的大作用,炸药,燃烧棉,子弹炮弹等等很多军工战略物品,都会用到它,别的东西无法取代。Z.br

马车稳稳当当的停了下来,林明远缓缓下了马车,只听见里边传来敲敲打打的声音。

林明远走了进去,有几个木匠看着穿着便服的林明远有些面熟,纷纷行了一礼,为首的木匠询问道「这位老爷,你找谁?」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落崖三载后》《忍者记事》《一心摆烂的恋综女配[快穿]》《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共享小说网】《无限公路就业指南》《文豪1978》《我在漫威当魔王》《结婚而已》【小紫书

《老童生的状元之路》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