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石偏如宝鉴照都说美剧好看,其实美国拍的最完美的就是闪电侠。在第六季第十七集里,假女主死在了闪电侠怀里,她说道“lfeelalive.”(我感觉自己有生命了)。原来女主的真正的灵魂被一个女boss关在了镜子里,在镜子外的女角是假的。可是因为镜子里的女主角和反派斗争,导致镜子外的假女主内心有了良知,所以没有干掉闪电侠,她最后才说自己有了心。听起来真得有些像红楼梦的结局,在人间存在这两个平行却以真假宝玉相交的世界。因为佚稿原因,中国人对这点感受单薄了。所以接下来的文章我尽量讲得喜闻乐见,多些闲聊,少些论证。读者对甄宝玉的认读是生疏的,如果认真去看就发现甄宝玉的情况更真实,而且贾宝玉一直以一种自惭形秽的态度对待甄宝玉。当然在与秦钟会面时便如此,问题是从贾雨村口里说来,从贾宝玉梦中得见,包括从甄家的仆人,脂砚斋“假事将尽,真事将显”等评语判断。这反复蓄势而写,虽然现在看来是配角写法,其实甄宝玉才是作者设定的主角。当然甄贾宝玉都有作者影子,所以写贾宝玉就等于写甄宝玉,再加上假作真时真亦假的转换。不少读者没看过失稿,且前人从未将作者的创作思路蓝图(blueprint指悲伤之蓝图,照我看因为红楼梦的真意被我推断出来后,应该用Carminprint代替,所谓红图也。)构建出来,所以没有认识到这点。陈寅恪说红楼不重视结构,并不是我好文学而厌历史才如此说的。而是陈老并未找出镜子的线索去解说红楼的结构。下文中也会谈及结构问题。我们先来说说,镜子对红楼的重要性。根据脂砚斋评语,我们知道曹雪芹旧有风月宝鉴之书,是年轻时所作也。其实红楼梦何尝不是写的少男少女之事?比如金钏事上,不能说小丫头心里就不一定满满的装着像钱钟书所说的“哪个丫头都想着成为花袭人”的理念。贾宝玉到处都是好颜爱色,也并无一定就私相戏弄的意思。红楼里的敏感导致金钏的悲剧,虽然说昔怨或者昔冤今平,并非只是考虑作者空设其人以表达自己好女风之观点。贾宝玉只是单纯地喜欢漂亮的女孩子,他的言行不知谨慎节俭。只有处于青春期懵懂的少男少女才如此。所以以风月宝鉴为前作底稿的可能性是有的,再说同时期的经历和作品本身是分不开的。若以为第十二回,乃作者强加不合全书之旨的说法也是靠不住。我们知道整本书谈的是情是欲,风月宝鉴是讲的戒情戒欲之意,与全书“大纲目”是暗合的。从第一回,孔梅溪题曰风月宝鉴,也是书名之一,前文也已经分析过,这是间色法,恐没戏,故在大主题之侧面敷粉强化了。风月宝鉴的故事读者都知道,是贾天祥对王熙凤有歹心,僧人让他照宝鉴之反面,不可照正。这鉴在古代就是镜子。反面是骷髅,正面是美人,所以才有天祥之悲剧。这故事基本是戒欲,读者可能以为这和戒情关系不大。看第五回,警幻所言:“更可恨者,自古有多少轻薄浪子,皆以好色不淫为解,又以情而不淫作案”。作者是反对世俗意义上的情的。他所推崇宝玉的意淫不同,是天生之情不情,是真情真意,不比世间的假情假意。红楼梦一书中也有传播色空的思想与世俗之戒情戒欲其理相同。这看来是风月宝鉴,最基本的意义,风月之事便是象征着男女情事和人生欲望。(宝玉衔玉而生,人生来就有的欲望。)其实历开读者忽略的最根本的问题就是作者的创作动机了。我们大体知道,作者有点生不逢时,并且经历了人生的大波折起伏(英语里即称为upsanddowns.)所以才创作了此书,包括前文也已经论及红楼梦的主角是宝黛合一,三位一体的,都是抒发的此种情绪。那在书中最根本之处是又反应的。我们知道红楼梦的本名叫石头记(具体理论可参看鄙人之作“石头记之正名”),这也是此书思想创作的源头。石头叹无材补天是才产生欲望从红楼经历一番梦幻,才回归山下记述前事。那作者定非这石兄不可了。他用血(见前文红楼说绛一文)以真事隐,假语存的作品从口说出,自身写出,才有了诸人抄录,又冠以风月宝鉴之名的事情了。其实这石头就是一面大镜子。在这里必须要讨论镜子的历史。在很古老的时候,并没有镜子,女人若是想打扮自己,必须要看到自己的外貌。这时候照水修饰,就是唯一的选择。可是这并非人造的镜子。最早的人造镜源于大约6500―5700年前土耳其的黑曜岩石片。我们可以联想到中国的馍母造镜之说。传说嫫母乃皇帝之妻子,面貌极丑,人家女子都在对水打扮,她自惭形秽,不敢照水。偶然发现石片反光,可以照人,所以就打磨平整,以作石镜。这不和红楼梦里的石头很像吗?《物原》古说:“轩辕作镜”。《轩辕内传》也说:“帝会王母,铸镜十二,随用而用。”
《述异》也说说:“饶州旧传轩辕氏铸镜于湖边,今有轩辕磨镜石。”
可见镜之出石与土耳其之黑曜岩石有异曲同工之妙了。说文有解释:“监可取水于明月,因见其可以照行,故用以为镜。”
这监就是瓦监也就是镜子前身了。从商代起开始用铜鉴取代瓦监,装水照容,可见镜子原理离不开水。镜花水月一词较早出自于唐朝裴休之句,“峥嵘栋梁,一旦而摧。水月镜像,无心去来。”
至于明朝胡应麟《诗薮》云:“譬则镜花水月;体格声调;水与镜也;兴象风神;月与花也。必水澄镜朗;然后花月宛然。”
又明代谢榛《诗家直说》卷一:“诗有可解不可解,不必解,若水月镜花,勿泥其迹可也。”
至于清长说岳全传里说的才是痛快:“阿弥陀佛,为人在世,原是镜花水月”。见红楼梦第五回枉凝眉中的镜花水月,即是此意。大观园中群芳俱是镜兄之花水中之月也。第二十二回程高本,甲戌本有宝玉制谜一首,“南面而作,北面而朝,象忧亦忧,象喜亦喜”。又有批曰曰:“此宝玉之镜花水月也”。庚辰本至惜春谜止,下缺。下批云,“此后破失似再补。”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寐姝色》【22文学】《从卖盒饭到中华名厨》《我在大夏窃神权》《岁岁平安》【重生流小说】【知乎小说网】《志怪书》《小侯爷他追悔莫及》《三塔游戏》
阅读阁【yueduge.cc】第一时间更新《屈解红楼》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