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木年华美眷花

《屈解红楼》转载请注明来源:阅读阁yueduge.cc

水木年华美眷花人性本土,生来好金,火性向上,情欲不足,水性灭之,与人为善,久生美木,又蹈火重辙,终归于土也。大观之中,草木为盛,且其中多写少女俊男之时也。可惜花之盛时,近于萎落也。红楼中唯一与贾宝玉有肌肤之亲者,花袭人也。第二十八回蒋玉涵情赠茜香罗,换宝玉之松花汗巾,信物交换也。最终嫁于蒋玉涵者,亦谐音将玉含也。此涉及玉石之说,暂且不谈。袭人名珍珠也,宝玉以古诗改之,所谓花气袭人知骤暖也。花者木性也,珠者金性也。又似黛玉木珠同带也。故袭人金可克黛玉,又可与宝钗同存也。金者生水,是有“花气袭人是酒香也”。此为实香也。群芳之髓,千红一窟者皆虚香也。秦可卿幻身为警幻授云雨之事,此为虚也,第六回贾宝玉初试云雨情,此为实也。袭人之香,总带群芳。袭人之付出,于宝玉亦为最巨。第二十一回贤袭人娇嗔箴宝玉,谐音言其事之真也。故袭人之所设,当为真脂粉也。袭为钗副者,袭为金木之共存也。宝玉幼时号为绛洞花主,自是管理百花之才。黛玉埋香冢泣残红,因其仙身也是草木,故惺惺相惜,其实自怜也。“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诗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诗语称谶。这里不论宝黛合一,只说宝玉和黛玉对花的痴性是一样的。第二十三回,黛玉所听“只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和“你在幽闺自怜”等都强调了黛玉之木性。“那良辰美景奈何天”也与太虚幻境之“无可奈何天”对应,贾家的大势,闺房女儿的美好,那似水年华都被细带水带将而去,今昔如天上人间,也不过是飞走的闲愁万种了。作者把黛玉葬花这一唯美凄感之节置于大观园之中可谓善矣。女人如众芳,贾宝玉却钟爱无比。第二回由冷子兴逗出宝玉之言“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可见众芳不可缺水,是水生木也。故贾母为水性,领导众芳,李纨亦为好水也,可参照“五行十二钗”第一讲。所以大芳园中地名所起便出三昧。李纨号稻香老农也,稻香二字来自于黛玉替宝玉所作的杏帘在望一诗,“十里稻花香”。稻花较只其它草木更须水也。李纨以水性补给也。稻香村由元妃感叹此诗才以定名,黛玉作时亦代木所思水也。稻香村原名浣葛山庄,语出第十七回宝玉之联“新涨绿添浣葛处,好云香护采芹人”,此处好云稍后详解。李纨便居此处,新涨与浣葛代指其水性也。此水自沁芳闸而来。即为水性亲芳之意,水生木也。源头也是宝玉之联“绕堤柳借三蒿翠,隔岸花分一脉香”,言水之源势也。又有“众人咤异:“这股水又是从何而来?”

贾珍遥指道:“原从那闸起流至那洞口,从东北山坳里引到那村庄里,又开一道岔口,引到西南上,共总流到这里,仍旧合在一处,从那墙下出去。”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萱之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阅读阁yueduge.cc),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屈解红楼》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