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秦本纪第五(1 / 5)

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①孙曰女修。女修织,玄鸟陨卵,女修吞之,生子大业。②大业取少典之子,曰女华。女华生大费,③与禹平水土。已成,帝锡玄圭。禹受曰:“非予能成,亦大费为辅。”帝舜曰:“咨尔费,赞禹功,其赐尔皁游。④尔后嗣将大出。”⑤乃妻之姚姓之玉女。⑥大费拜受,佐舜调驯鸟兽,鸟兽多驯服,是为柏翳。舜赐姓嬴氏。

注①正义黄帝之孙,号高阳氏。

注②索隐女修,颛顼之裔女,吞鳦子而生大业。其父不着。而秦、赵以母族而祖颛顼,非生人之义也。按:左传郯国,少昊之后,而嬴姓盖其族也,则秦、赵宜祖少昊氏。正义列女传云:“陶子生五岁而佐禹。”曹大家注云:“陶子者,皋陶之子伯益也。”按此即知大业是皋陶。

注③索隐扶味反,一音秘。寻费后以为氏,则扶味反为得。此则秦、赵之祖,嬴姓之先,一名伯翳,尚书谓之“伯益”,系本、汉书谓之“伯益”是也。寻检史记上下诸文,伯翳与伯益是一人不疑。而陈□系家即□伯翳与伯益为二,未知太史公疑而未决邪?抑亦谬误尔?

注④索隐游音旒。谓赐以皁色旌旆之旒,色与玄玉色副,言其大功成也。然其事亦当有所出。

注⑤索隐出犹生也。言尔后嗣繁昌,将大生出子孙也。故左传亦云“晋公子姬出也”。

注⑥集解徐广曰:“皇甫谧云赐之玄玉,妻以姚姓之女也。”

大费生子二人:一曰大廉,实鸟俗氏;二曰若木,实费氏。①其玄孙曰费昌,子孙或在中国,或在夷狄。②费昌当夏桀之时,去夏归商,为汤御,以败桀于鸣条。大廉玄孙曰孟戏、中衍,③鸟身人言。④帝太戊闻而卜之使御,吉,遂致使御而妻之。自太戊以下,中衍之后,遂世有功,⑤以佐殷国,故嬴姓多显,遂为诸侯。

注①索隐以仲衍鸟身人言,故为鸟俗氏。俗,一作“浴”。若木以王父字为费氏也。

注②索隐殷纣时费仲,即昌之后也。

注③索隐旧解以孟戏仲衍是一人,今以孟仲分字,当是二人名也。

注④正义身体是鸟而能人言。又云口及手足似鸟也。

注⑤正义谓费昌及仲衍。

其玄孙曰中潏,①在西戎,保西垂。生蜚廉。蜚廉生恶来。恶来有力,②蜚廉善走,父子俱以材力事殷纣。周武王之伐纣,并杀恶来。是时蜚廉为纣石北方,③还,无所报,为坛霍太山④而报,得石棺,⑤铭曰“帝令处父⑥不与殷乱,赐尔石棺以华氏”。死,遂葬于霍太山。⑦蜚廉复有子曰季胜。⑧季胜生孟增。孟增幸于周成王,是为宅皋狼。⑨皋狼生衡父,衡父生造父。造父以善御幸于周缪王,得骥、温骊、⑩骅湼、⑾騄耳之驷,⑿西巡狩,乐而忘归。⒀徐偃王作乱,⒁造父为缪王御,长驱归周,一日千里以救乱。⒂缪王以赵城封造父,⒃造父族由此为赵氏。自蜚廉生季胜已下五世至造父,别居赵。赵衰其后也。恶来革者,蜚廉子也,蚤死。有子曰女防。女防生旁皋,旁皋生太几,太几生大骆,大骆生非子。以造父之宠,皆蒙赵城,姓赵氏。

注①集解徐广曰:“一作‘滑’。”正义中音仲。潏音决。宋衷注世本云仲滑生飞廉。

注②集解晏子春秋曰:“手裂虎兕。”

注③集解徐广曰:“皇甫谧云作石旘于北方。”索隐“石”下无字,则不成文,意亦无所见,必是史记本脱。皇甫谧尚得其说。徐虽引之,而竟不云是脱何字,专质之甚也。正义为,于伪反。刘伯庄云:“霍太山,纣都之北也。霍太山在晋州霍邑县。”按:在韂州朝歌之西方也。

注④集解地理志霍太山在河东彘县。

注⑤正义纣既崩,无所归报,故为坛就霍太山而祭纣,报云作得石椁。

注⑥索隐蜚廉别号。

注⑦集解皇甫谧云:“去彘县十五里有頉,常祠之。”索隐言处父至忠,国灭君死而不忘臣节,故天赐石棺,以光华其族。事盖非实,谯周深所不信。

注⑧正义音升。

注⑨正义地理志云西河郡皋狼县也。按:孟增居皋狼而生衡父。

注⑩集解徐广曰:“温,一作‘盗’。”骃案:郭璞云“为马细颈。骊,黑色”。索隐温音盗。徐广亦作“盗”。邹诞生本作“駣”,音陶。刘氏音义云“盗骊,騧骊也。騧,浅黄色”。八骏既因色为名,騧骊为得之也。

注⑾集解郭璞曰:“色如华而赤。今名马骠赤者为枣湼。湼,马赤也。”

注⑿集解郭璞曰:“纪年云‘北唐之君来见以一骊马,是生騄耳’。八骏皆因其毛色以为名号。”骃案:穆天子传穆王有八骏之乘,此纪不具者也。索隐按:穆王传曰赤骥、盗骊、白义、渠黄、骅骝、烥潌、騄耳、山子。正义騄音录。

注⒀集解郭璞曰:“纪年云穆王十七年,西征于昆仑丘,见西王母。”正义括地志云:“昆仑山在肃州酒泉县南八十里。十六国春秋云前凉张骏酒泉守马岌上言,酒泉南山即昆仑之丘也,周穆王见西王母,乐而忘归,即谓此山。有石室王母堂,珠玑镂饰,焕若神宫。”按:肃州在京西北二千九百六十里,即小昆仑也,非河源出处者。

注⒁集解地理志曰临淮有徐县,云故徐国。尸子曰:“徐偃王有筋而无骨。”

骃谓号偃由此。正义括地志云:“大徐城在泗州徐城县北三十里,古徐国也。博物志云徐君宫人有娠而生卵,以为不祥,□于水滨洲。孤独母有犬鹄苍,衔所□卵以归,覆暖之,乃成小儿。生时正偃,故以为名。宫人闻之,更取养之。

及长,袭为徐君。后鹄苍临死,生角而九尾,化为黄龙也。鹄苍或名后苍。”

括地志又云:“徐城在越州鄮县东南入海二百里。夏侯志云翁洲上有徐偃王城。

传云昔周穆王巡狩,诸侯共尊偃王,穆王闻之,令造父御,乘騕褭之马,日行千里,自还讨之。或云命楚王帅师伐之,偃王乃于此处立城以终。”

注⒂正义古史考云:“徐偃王与楚文王同时,去周穆王远矣。且王者行有周韂,岂得救乱而独长驱日行千里乎?”并言此事非实。按:年表穆王元年去楚文王元年三百一十八年矣。

注⒃集解徐广曰:“赵城在河东永安县。”正义括地志云:“赵城,今晋州赵城县是。本彘县地,后改曰永安,即造父之邑也。”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这个武神太极端了》【零点小说网】《我在法兰西当王太子》《肝到厨神才算开始》《普罗之主》【创读小说】【爱去小说网】《仗剑独行斩鬼神》《总裁办新来的关系户》《穿进同人文怀了影帝的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史记》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