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志愿者的心声

天才一秒记住【阅读阁】地址:yueduge.cc

十八

“老婆,今天怎么回家那么早。我还没有来得及做饭呢?”天还没有黑,老婆叶丹就已经回到家里,我感到好奇怪。

“哦,我就是想这会子和你去一次菜场,帮我做一道特别的菜。”叶丹进卧室换了一套衣服。

“想吃什么,没问题。”我自信地回答。

原来林梦的妈妈很爱吃一种上海枫泾的特色菜,名为熏拉丝。叶丹知道伯母最近来了,为了感谢林梦这些年对大嫂的照顾,叶丹就想让我做一些给林梦妈妈吃。

“熏拉丝”是上海郊区的一种土话,指用一种动物的尸体熏干腌渍后的熟食。这种名为“熏拉丝”的熟食,色泽金黄、肉质细嫩、口感独特、味道鲜美。在上海金山枫泾、青浦练塘、朱家角等郊区乡村,出售“熏拉丝”的店铺数不胜数。这种味道美不胜收的“熏拉丝”到底是什么。很多不明白的人估计永远也不会知道。原来,这种做“熏拉丝”的原料:学名“蟾蜍”、俗名“癞蛤蟆”、上海话名“癞革巴”。这些相貌丑陋、聚集田沟、肚里有肉虫、背上有脓包的蛤蟆,经过去头扒皮、酱料腌渍、烟熏火烤之后,就变成了绝世美味,而后盛入盘中,堂而皇之地走上宴席台面。真可谓脱胎换骨、面目一新。

枫泾的拉丝有好多种吃法,熏拉丝最有名,刚刚端上桌的拉丝,保持着原状(当然是扒了皮的),表面有黄黄的焦面,通常用手抓着吃更有味,有点焦香的苦味,继而是鲜味,最后是嫩嫩的肉味。以往熏拉丝是枫泾农村的土菜,先将拉丝煮熟,然后在铁锅上铺上白纸,浇上油,搁上架子,把拉丝放在架上,添上灶火,直至油烟将拉丝熏成焦黄。听说,熏拉丝的功夫有差异,熏出来的味道就不同。

枫泾人把拉丝做成的菜取成好听的名字,拉肚——拉丝肚子炒芹菜,脆脆的;**——拉丝炖蛋,滑爽至喉咙;除了名字特色外,还有上海农家菜的赤红油酱,红烧拉丝保持了农村的习惯,将拉丝和刚结荚的毛豆一煮,然后用酱油收成浓汤,吃上两碗白米饭还不肯放手,让人回忆起稻香蛙鸣的傍晚,搬着小桌子谈着家常吃着晚饭的情景。吃过拉丝宴之后,经常会说说自己喜欢的烧法,椒盐拉丝是很多人的最爱,拿在手上越吃越入味,越嚼越想吃。

说是拉丝宴,当然还有别的做法,与鳝鱼、咸肉一起煮成汤,材料不在于多,而在于白白浓浓的汤没一丁点腥味,入口清淡不油腻。剁椒拉丝想来是改良菜,学的是剁椒鱼头的做法,要是喜欢辣的,也是一种新口味。

枫泾人吃拉丝不是最近才兴起,只是枫泾打造旅游古镇之后,慕名而去的人更多,据说每天大小饭馆吃掉的拉丝有三砘之多,起先抓拉丝吃,后来养拉丝吃,一顿拉丝宴再添上鲫鱼烧咸菜,韭菜炒蛋,总是吃得乐呵呵的。

现在上海市场上的癞蛤蟆,绝大部分已非沪产,因为上海的癞蛤蟆早就被食客们吃得差不多了。虽然野生动物保护管理部门年年打击查处,但消费需求的存在和相关区镇政府的不重视,熏拉丝的销售仍然十分旺盛。在青浦区练塘镇的个别村落,加工“熏拉丝”成为家族化产业,执法部门查处时往往遭遇加工户中的中老年人阻挠。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都重生了谁还深情啊》《北宋穿越指南》《港娱天后1988》《普通人,但怪物之母》《历史直播,开幕暴击》《山野小闲农》《我靠弹幕成为柯学传奇》《惊悚乐园》《嫁给铁哥们》《身为邪祟的我,教她们斩妖除魔

《旭日东升》转载请注明来源:阅读阁yueduge.cc,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旭日东升》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