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和团之起李鸿章之位置联军和约中俄满洲条约李鸿章薨逝身后恤
典李鸿章最初之授江苏巡抚也,仅有虚名,不能到任;其最后之授直隶总督也,
亦仅有虚名,不能到任。造化小儿,若故为作弄于其间者然。虽然,今昔之感,
使人短气矣。鸿章莅粤未一年,而有义和团之事。义和团何自起?戊戌维新之反
动力也。初,今上皇帝既以新政忤太后,八月之变,六贤被害。群小竞兴,而康
有为亡英伦,梁启超走日本。盈廷顽固党,本已疾外人加仇雠矣,又不知公法,
以为外国将挟康梁以谋己也。于是怨毒益甚,而北方人民,自天津教案以至胶州
割据以来,愤懑不平之气,蓄之已久,于是假狐鸣簧火之术、乘间而起。顽固党
以为可借以达我目的也,利而用之。故义和团实政府与民间之合体也,而其所向
之鹄各异:民间全出于公,愚而无谋,君子怜之;政府全出于私,悖而不道,普
天嫉之。
使其时李鸿章而在直隶也,则此祸或可以不作,或祸作而鸿章先与袁、许辈
受其难,皆未可知。而天偏不使难之早平,偏不令李之早死。一若待为李设一位
置,使其一生历史更成一大结果者。至六月以后,联军迫京师,于是李鸿章复拜
议和全权大臣之命。
当是时,为李鸿章计者曰,拥两广自立为亚细亚洲开一新政体,上也;督兵
北上,勤王剿拳,以谢万国,中也;受命入京,投身虎口,行将为顽固党所甘心,
下也。虽然,第一义者,惟有非常之学识,非常之气魄,乃能行之,李鸿章非其
人也。彼当四十年前方壮之时,尚不敢有破格之举,况八十老翁安能语此?故为
此言者,非能知李鸿章之为人也。第二义近似矣,然其时广东实无一兵可用,且
此举亦涉嫌疑,万一廷臣与李不相能者,加以称兵犯厥之名,是骑虎而不能下也,
李之衰甚矣!方日思苟且迁就,以保全身名,斯亦非其所能及也。虽然,彼固曾
熟审于第三义,而有以自择,彼知单骑入都之或有意外,故迟迟其行,彼知非破
京城后则和议必不能成,故逗留上海,数月不发。
两宫既狩,和议乃始。此次和汉虽不如日本之艰险,而纠葛亦过之。鸿章此
际,持以镇静,徐为磋磨,幸各国有厌乱之心,朝廷有悔祸之意,遂于光绪二十
七年七月、定为和约十二款如下:第一款一、大德国钦差男爵克大臣被戕害—
事,前于西历本年六月初九日即中历四月二十三日,奉谕旨(附件二)亲派醇亲
王载沣为头等专使大臣;赴大德国大皇帝前,代表大清国大皇帝暨国家惋惜之意。
醇亲王已遵旨于西历本年七月十二日即中历五月二十七日,自北京起程。二、大
清国国家业已声明,在遇害该处所竖立铭志之碑,与克大臣品位相配,列叙大清
国大皇帝惋惜凶事之旨,书以辣丁、德、汉各文。前于西历本年七月二十二日即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末世第一狠人》《华娱调教师》《冷宫皇子,签到登基》《我以神明为食》《什么年代了,还在传统制卡》【虎牙小说】《仙子,逼我吃软饭是吧》【小白书】《万人嫌假少爷重生后》【梦想文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