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阁【yueduge.cc】第一时间更新《处事绝学》最新章节。
四、内方外圆:超凡处世之术
1.方,堂堂正正的做人之本
方,即正也。就是说做人要正直、高尚、诚实,行得直,走得端,襟怀坦荡光明磊落此乃做人之根本。
先贤教导我们:做人要襟怀磊落,光明正大。这就是“方”的本质。由此而衍生出来的意义就是正直、高尚、端方、诚实,等等。
我们从小在家庭、学校受的教育,都是做人要善良、正直,可当我们走上社会后却发现世态炎凉,人情冷暖,我们纯真的梦想开始在现实无情的墙壁前碰得粉碎,于是我们犹疑、彷徨,怀疑我们所接受的思想,怀疑做人之方是不是一种傻气。
无论现实中发生了什么,但“方”始终是做人之本,是堂堂正正做人的精神脊梁。这个世界上最受欢迎、最受爱戴的那些人物无不是具有“方”之灵魂。武打小说之所以备受欢迎,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也正在于它歌颂了一种侠义精神,大丈夫有所不为,有所必为。没有“方”之灵魂的人,有悖于社会伦理,只会遭到大众的唾弃,永远无法取得最辉煌的成功。当然,一个人仅仅依靠“方”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圆”的包裹,需要掌握为人处世、办事说话等技巧,才能无往不胜。
但单纯的技巧是低级的,一本书如果只是一味地宣扬技巧,而不激励人的品质,这本书是低级的;一个人如果只是盲目地学习技巧,而不去努力升华品质,这个人也是低级的。我们不能为技巧而技巧,学习技巧的目的既是为了掌握方法,更是为了升华品质。
说到底,方,就是一种高尚的品质,是一种伟岸的气节,是一种不沉溺于流俗的精神。
人的外在是内在的一种反映。内心没有的东西,外表就无法显露;内心有了,外在自然而然就能表现出来。人的心灵杰出,行为才可能杰出;人的气质自然而然就能表现出来,人的内心美好,气质才会美好。人的气质、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正是由人的内在品质决定。正如军队,做参谋的,只需要有计谋,但起决定作用的司令官,却要有威望、魄力,具备优秀的品质。对人生而言,技巧只是方法和手段,而决定人生成败的却是品质。
伟人之所以成为伟人,他们与凡人并无多大差别,有差别的只是他们具备伟人的品质。李白说:“天生我材必有用”。这个“材”,不是才华,而是品质。一个具备优秀品质的人,无论在何种环境、条件下,都最终会超越他的同类,环境、条件只能制约成功的大小,但绝无法阻止他最终取得成功。
一个人要干出一番事业,要真正懂得为人处世,要取得生活快乐,最重要的,就是首先要具备优秀的品质。实际上我们谁不向往品质优秀呢?我们都想气质美好,都想富有魅力,都想心理成熟,而这些在很大程度上却是由品质决定的,是由潜藏于我们内心深处的“方正”来决定的。
参天大树,离开了“根”和“本”,就会轰然倒下;做人,如果放弃了方正的根本,必然一无所成。2.圆,左右逢源的处世之道“圆”即“圆融”。就是说为人处世不能过于有棱有角,否则与人碰撞伤己伤人;而要善于运用处世的方法谋略,以期八面玲珑,左右逢源。
什么是圆?圆不是“圆滑”,它是根基于“方”的处世的技巧、方法和谋略,即,左右逢源的处世之道。
香港著名歌星邝美云,曾参加香港小姐竞选,获得第三名。在竞选期间,记者提了一个刁钻的问题,“你读书时成绩不好,你是否很笨?”这个问题的确棘手,可邝美云的回答却发人深思。邝美云是这样回答的:“你们注意到没有,读书时成绩一流的人毕业后干什么?可能当工程师、律师、医生;而成绩二流的干什么呢?他们中很多人却当了那些工程师、律师、医生的老板。”
我们不妨观察一下周围的人。那些成功的经理、厂长,甚至专业性很强的工程师、律师、医生,他们的成功是否因为他们的专业技术都是最好的呢?答案是否定的。他们的成功往往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善于为人处世,会有效说话,推销自己。也就是说,他们熟练地掌握了“圆”的艺术。正如幸福的家庭并不一定是妻子貌美如花,丈夫英俊潇洒,幸福的家庭正在于双方彼此尊重体谅,关系融洽和谐。
比如你对邻居说:“我家有一盆花,你帮我修剪一下吧?”对方一定会让你滚到一边去,“哼,要我给你卖体力。”但如果你换一种说法:“我发现你家的花修剪得特别漂亮,你在这方面造诣很高。哎,我家有一盆花,你能不能教教我,看怎么剪才漂亮?”对方一定就会高高兴兴地帮你剪花了。同样一件事情,说话的方法不同,导致的结果就截然不同。这就是技巧的作用。
这就是“圆”的功效。
1924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团在芝加哥某厂做“如何提高生产率”的实验时,首次发现人际关系才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关键所在,由此提出“人际关系”一词。自此以后,人们普遍认识到个人的事业成功、家庭幸福、生活快乐都与人际关系有着密切联系,用我们中国的话说,待人接物能不能“圆”,直接关系着我们的事业成功与否,家庭幸福与否、生活快乐与否。处世圆融,懂得人际关系的技巧能使我们在与人交往中如鱼得水,是每个人在现实世界中拼搏、奋争的有力武器。所以,追求人生成功者,“圆”之道,不可不知,不可不察,不可不用!
3.方圆互变,人生天地常新
天圆地方,无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可见,方圆处世的略谋,乃是则天法地的大智慧,顺应了天地万物生生不息的大规律。
方、圆是中国文化中常见的一对概念,其含义因讨论的对象不同以及论述的层次、角度不同而有所区别。一般地说,“圆”有动态、整体、体、圆满、灵活性等含义,“方”则相对地具有静态、部分、用、规则、原则性等含义。
从动、静的角度讲,圆为动、方为静。
古人认为,天圆地方,天动地静,并由此引申出圆动方静的含义。《易经》研究中讨论六十四卦,有“方图”和“圆图”,方图和圆图结合起来,就可以用来分析和解决时间和空间上的各种问题。
从整体与部分的角度讲,圆为整体,为事物的全部可能性、多样性;方为个体,为事物的某一方面,某一局部。所有的“方”结合起来,就构成了一个“圆”。
从体和用的角度讲,圆为事物的体,即本质,是抽象的,混一的;方为事物的用,即现象和应用,是具体的,分化的。
从灵活与原则的角度讲,圆为灵活性,为随机应变,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方为原则性,为坚守一定之规,为以不变应万变。
古人说:“智欲圆而行欲方”,意思是说人的智慧要圆融无碍。不仅要看到事物静止的、不变的一面,还要看到事物运动的、发展的一面;不仅要看到各个不同事物的个性和局部的状况,还要看到事物的整体和共性;不仅要看到事物的具体现象和应用,还要看到事物的本质;不仅能够坚守原则,以不变应万变,而且要有高度的灵活性,具体分析此时、此地、此人的具体情况,以求得最佳的解决方式。这是从“智圆”的角度来讲。
从行为上讲,人的智慧虽然应圆融无碍,但在具体的作为上却不能模棱两可。也就是说,做人必须遵守一定的法度和规则,以便立足于社会之中。这就是“行欲方”的含义。所以说,方是做人的脊梁。
人生其实处于一场“方”与“圆”的辩证运动之中,该方时则须方,该圆时则须圆,方圆互生互变不穷如天地。
4.方圆相生,处世游刃有余
“方”是做人之本,是堂堂正正做人的脊梁,“圆”是处世之道,是妥妥当当处世的锦囊妙计,只有内方外圆才是为人处世之最高境界。
“方”,方方正正,有棱有角,指一个人做人做事有自己的主张和原则,不被人所左右。“圆”,圆滑世故,指一个人做人做事态度不鲜明,八面玲珑,永远让人琢磨不透。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落崖三载后》《桃花山刘家修仙传》【读趣阁】《龙只想水群,不爱待在洪荒》《我真没想穿越啊》《四合院之赤脚医生》《这个诡异三国游戏太凶残了》《神话:灵性支配者》《带着超市大逃亡》《你不许再亲我啦[快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