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导系统

引导飞行器克服各种干扰因素自动飞向目标的整套设备,又称导航系统。制导系统通常安装在各种类型的无人驾驶飞行器如导弹(包括鱼雷)、航天器和无人驾驶飞机上,实现自动控制。在有人驾驶的飞机、舰船和潜艇中,也常用制导系统来协助领航员工作。在飞行器中,制导系统常常与姿态控制系统(又称自动驾驶仪)交联在一起。制导系统一般由测量装置(探测机构)、制导计算装置(决策机构)和执行机构组成(见图),它的工作原理是测量飞行器相对于目标或某一基准的位置和速度,按预定算法进行计算,形成制导指令,通过姿态控制系统控制飞行器,使它沿着适当的轨道飞行。

发展概况

1908年船用罗盘的出现标志着现代导航和制导技术的开始。1932年美国R.H.戈达德首次将陀螺仪和燃气舵用于控制火箭飞行。同一时期,无线电导航系统如无线电信标和无线电罗盘开始用于飞机导航。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科学家研制出一套简单的惯性制导系统并将它用于V——2导弹上,直到80年代许多运载火箭和导弹仍然采用这种惯性制导原理。战后一些主要的工业国在制导系统的研究和发展方面取得重大的进展。

20世纪50年代,惯性制导系统已用于飞机和潜艇导航,而导弹主要采用无线电——惯性复合制导。这一时期人们逐步解决了指令制导、波束制导和寻的制导的基本技术问题,红外制导虽已经采用,但性能较差。随着惯性仪表精度的提高和误差分离与补偿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惯性制导系统的精度显著提高。

20世纪60年代,惯性制导系统得到广泛应用。这一时期光学跟踪和光电制导技术也有所发展。

20世纪70年代,制导系统的种类日趋齐全,精度大大提高,并用于各种低空飞机、无人驾驶机、导弹和航天飞行,如中国的返回卫星和通信卫星工程,美国的“阿波罗”登月工程和航天飞机等。

类型

制导系统的种类很多,按制导方法大体上分为6类。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阅读阁【yueduge.cc】第一时间更新《导弹:千里之外的杀机》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导弹:千里之外的杀机》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