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维也纳会议——一次彻底的大国分赃会议

戈丹,千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阅读阁yueduge.cc),接着再看更方便。

5.维也纳会议——一次彻底的大国分赃会议

19世纪初,在拿破仑统治的法兰西第一帝国与欧洲许多君主国之间,进行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拿破仑代表方兴未艾的新资本主义势力,其他各君主则是旧的封建制度的维护者。战争的结局是拿破仑遭到失败。这说明在当时的力量对比上,封建势力还是占优势的。

1814年4月4日,战败了的拿破仑被迫宣告退位,被欧洲反法同盟囚禁在地中海的厄尔巴岛。法兰西第一帝国灭亡,法国波旁王朝随即复辟,路易十八统治起了法国。5月30日,反法联军与法国签订了巴黎和约,规定法国恢复到1792年战争开始前的边界,放弃全部在战争中占领的土地;同时注明要召开国际会议以处理战后问题。这个会议,就是不久后召开的维也纳会议。

从1814年10月1日到1815年6月9日进行的维也纳会议,历时8个多月。其宗旨是尽可能消除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恢复旧的封建统治秩序,并且由各大国瓜分领土,重新安排欧洲的版图。这是一次彻底的分赃会议。

参加维也纳会议的几乎包括了除土耳其以外的欧洲的所有国家。奥地利皇帝弗朗茨一世成为筹备会议的东道主,他的外交大臣梅特涅担任会议的主席。战争中只要参加过作战的国家——不管他参加的是哪一方——也全被邀请来了。除英国、俄国、奥地利、普鲁士、法国以外,还有瑞典、西班牙、葡萄牙、土耳其,还包括德意志和意大利境内的许多邦国,如巴伐利亚、汉诺威等等,代表总数达到了216人。但200多人不可能地位都平等,真正操纵会议的是俄、英、普、奥四国,后来又有法国参加进来。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英国外交大臣卡斯尔瑞勋爵、奥地利首相兼外交大臣梅特涅亲王和普鲁士首相哈登堡公爵成为会议的四巨头,一切问题都由这四国代表组成的“四国委员会”秘密决定。由于四人代表各国不同的利益参加会议,免不了要你争我吵讨价还价,相持不下时他们就干脆宣布会议停开,于是其他国家的代表便只能在无休止的宴会、舞会、看戏、狩猎和各种社交活动中去进行一些非正式的接触。他们从来没有举行过一次商讨事务的会议,实际上在消磨时光,等待几个大国来决定自己的命运。所以当时有人讥讽说,维也纳会议不是议事会,而是跳舞会。看看奥地利皇帝弗朗茨一世的招待会是如何排场吧——宾客中包括一名皇帝、一名皇后、四名国王、一名王后,还有亲王、王公夫人等。为此,每晚要摆宴席四十桌。而身份高贵的宾客和每人带来的成群仆役的马车也挤满了院子,马厩中的马每日不下1400匹。

议事的四大国在瓜分欧洲和瓜分殖民地问题上的矛盾,却比宴会上的宾客和马车还要多也更加复杂。

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在会议中态度最为强硬,他的这种狂妄毫无保留地表明了俄国的野心。亚历山大一世力图成为欧洲的霸主,左右欧洲事务。他施展各种诡计,使西欧各大国互相竞争,彼此敌对,相互牵制。会议召开之前,俄国的将军们就放风说,一个拥有60万军队的人是用不着为了协商而烦恼的。在会上,亚历山大露骨地表示俄国要占有波兰,而且在任何协商中都不肯让步。

奥地利的梅特涅是个圆滑的外交家,有着随机应变的手段,但在为奥地利谋取更多好处上却非常执着。他竭尽全力要使奥地利取得在中欧和在德意志的霸主地位,恢复对意大利的统治。为了有利局面的出现,他利用会议主席的身份来往穿梭于各大国代表之间。

普鲁士主张严惩法国,扩张自己的领土,确立在德意志的霸权。威廉三世强烈的扩张欲望表现得十分露骨,他对于自己强大的盟友俄国既逢迎又畏惧。由于不敢直接与俄国冲撞,普鲁士对四强达成的协议中有“盟国”字样而提出诘问:盟国是什么意思,是反对谁的同盟?不会是反对拿破仑的,因为他在厄尔巴岛。当然更不是反对路易十八的,因为他是和平的主要保障。他厉声说:“坦率地说吧,先生们,如果这里还有盟国的话,那么这里就不是我呆的地方。”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谋划世界的100次会议(上)》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