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阅读阁】地址:yueduge.cc
冬天的神话——莫斯科保卫战
从“巴巴罗萨”到“台风”
1940年12月18日,希特勒发出第21号训令,即著名的代号为“巴巴罗萨”的侵苏计划。“巴巴罗萨”计划的总战略目标是:在对英国的战争结束以前,以一次快速的战役击溃苏联。为实现“巴巴罗萨”计划,希特勒采取的战术是:调集大量的坦克部队、摩托化部队和航空兵部队,实施“闪电”式的突然袭击,先分割、围歼苏联西部军队主力,再向战略纵深发展,攻占列宁格勒、莫斯科和顿巴斯,前进到阿尔汉格尔斯克、伏尔加河、阿斯特拉罕一线。希特勒希望能于1941年入冬以前结束对苏战争。
1941年6月22日凌晨,天幕泛出一丝熹微的晨光,此时的苏联人民正处于酣梦之中。突然天空出现一道闪光,把夜空照得通亮,炸弹掀起的一股股黑色尘柱拔地而起。苏联国土边境的前沿地带顿时火光冲天,接着四周。响起了一片震耳欲聋的可怕爆炸声,远方的大地也在爆炸声中颤抖起来……希特勒的大军进入了苏联的前哨阵地,开始“巴巴罗萨”计划的首次实践。
“巴巴罗萨”行动的第一声炮火打响了,德军便把3700辆坦克分成4个坦克群,作为进攻的主力。大军分北、中、南三线,浩浩荡荡地向苏联境内杀进。战争初期,由于苏军对德军的进攻缺少必要的准备,再加上希特勒的“闪电”攻势,“巴巴罗萨”计划的目标很快得到实现:德军占领了乌克兰粮仓,夺取了顿涅茨盆地的工业区,形成了对列宁格勒的包围并迫使其与外界隔绝……德军因为取得的胜利而沾沾自喜。随后,希特勒要求德军准备全面攻打莫斯科,他认为,一旦莫斯科失手,苏军就会投降。9月30日,希特勒亲自制定了代号“台风”的计划进攻莫斯科。
第一道防线的缺口
1941年9月30日,被人称为德军“闪电战专家”的古德里安指挥第2坦克集群扑向布朗斯克,拉开了莫斯科大会战的序幕。从乌克兰到莫斯科,古德里安的部队飞速前进,他们以坦克装甲部队为前锋,很快突破了苏军的防线。不到3天,德军就占领了奥勒尔城,速度之快,令人惊讶,当德军坦克隆隆地开入奥勒尔城时,城里电车上的乘客纷纷向他们招手致意,这些乘客误把他们当作苏军的装甲部队了。
与此同时,德军又对杜霍夫希纳和罗斯拉夫利发起猛烈进攻。他们来势汹汹,像一股破坏力极大的飓风一样迅速突破了苏军的防御阵地,从南北两面急速地向维亚兹马冲去。10月6日,德军来到距维亚兹马不足18千米的地方,将苏军4个集团军包围。被围的苏军英勇抵抗,最后仍然不敌,一部分退守至莫扎伊斯克防线,另一部分则在敌后展开了游击战。
至此,德军第一阶段的行动已告结束,莫斯科的第一道防线已被德军冲开了一道可怕的缺口,莫斯科处于十分危急的状态之中。
红场阅兵
希特勒认为苏军没什么了不起的,只要德军的装甲铁蹄一前进,斯大林就会向自己俯首称臣。就在希特勒做着黄粱美梦的时候,莫斯科周围的广大地区飘飘扬扬地下起了那年的第一场冬雪。雪水使大片大片的地区变成黏如胶状的沼泽,道路上的稀泥经常没到人的膝盖,德国步兵在泥泞中一步一滑地挣扎着前进,弄得精疲力竭。德军机械化部队的状况也不佳,他们的车轮陷进泥沼,动弹不得,结果使德军的补给品也不能按时运到。在此情况下,“台风”计划开始时德军那种风驰电掣的气势和行动没有了。
11月3日,寒流向俄罗斯袭来,气温骤降到零摄氏度以下。之后一场突如其来的凛冽寒风,使莫斯科的气温降至零下40摄氏度。德军后勤供应不足,军队缺乏防寒设施和装备,数以万计的德军士兵被严寒冻伤,抱怨、沮丧的情绪开始充斥德军。严寒也同样给苏联军民带来了巨大的困难,但是他们对这种气候条件早已经习惯了。苏军在本土作战,供给和适应能力要比德军强得多:苏军的机枪都裹着枪套,防止冻坏;武器上涂有冬季润滑油,可以灵活使用;士兵们穿得暖暖的,足以御寒……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我在法兰西当王太子》《独悦你[带球跑]》【3Q中文网】《我是一颗武装卫星》《嫁给铁哥们》《男主的豪门后妈躺赢了》《转生哥布林,但母亲是白毛精灵?》《游戏搞到一个亿》《谍海青云》《大奉打更人》
《中外战争文学故事(下)》转载请注明来源:阅读阁yueduge.cc,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