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大唐(上)》转载请注明来源:阅读阁yueduge.cc
唐朝的外患解决了就开始闹内乱,就是著名的玄武门之变。
这件事情的起因还是因为李世民功劳太大,俗话说功高不赏,李世民本来就是李渊的儿子,也没法赏,除非把太子的宝座赏赐给他。可是太子已经有人了,李渊为了内部的安定团结也不打算换。
根据资治通鉴的记载,李渊开始的时候就打算让李世民来当太子,对李元吉和李建成都不怎么喜欢,是李世民自己非不愿意干,所以李建成才接过了大旗。
李建成这个人有点像当年的杨勇脾气挺好,厚道而且豪爽,如果历史没有玄武门也许也会是一位好皇帝,虽然不能像刘世民一样建立那么大的功业,至少也是个守成之君。问题是他后面还有个李元吉,李元吉是个纨绔子弟,跟李世民的关系非常差,本身又是缺乏涵养的武将,他和李建成的关系特别好,所以不希望李世民成为李建成即位的绊脚石,当然也有可能他另有打算,先办了李世民然后才轮到李建成。
李渊在当了皇帝之后,精力非常旺盛,一口气生了二十多个儿子,而且经常有用李世民来替换李建成的想法。逼的李建成没办法就和李元吉一起联合后宫嫔妃攻击李世民。而李世民又不会做人,得罪了很多李渊身边的美女。
其中最主要的两位,就是张婕妤和尹德妃。她们两个人大约是李渊最为宠爱的妃子,所以家里人做事就非常的蛮横和不计后果。李世民当时位高权重,所以难免就会发生一些利益和权利上的冲突。
有一次李世民因为淮安王李神通立了功,所以就下达了“秦王令”,赏赐给李神通几千亩的土地,就是数十顷。当时李世民是有这个特权的,不单是他有,李建成可以办法“太子令”,李元吉可以颁发“齐王令”,都享有宪法赋予的神圣权利。
张婕妤大约是存心跟李世民作对,终于找到了茬儿,所以她跑到李渊面前,要求把本来已经给了李神通的土地赏赐给他的老爹,李渊就下了一道圣旨给土地局,让他们变更土地使用权。面对这么大的一笔财富李神通当然不肯轻易放手,这样一来圣旨和秦王令发生了冲突,张婕妤得不到土地,于是跑到李渊面前去告状。
张婕妤说:“本来上次给我爹的土地,被秦王霸占了,赏赐给了李神通!”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来,李渊当时把土地赏赐出去的时候,应该不知道这些土地已经是李神通的了,李世民也没有向他报告。这么小的事儿,当地主管部门就算是上报,李渊肯定也不会亲自批阅,所以才闹出了乌龙。而张婕妤肯定是故意要陷害李世民,不然的话,绝对不会发生这么巧的事儿。
李渊感觉自尊心受到了严重伤害,立即召见李世民,说:“你小子是什么意思,难道我的圣旨还不如你的命令好使吗?!”
李世民明明知道自己被人摆了一道,可李渊根本就不听他的解释,最后只能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张婕妤这事儿还没有平息,尹德妃也站出来找茬儿。有一次,李世民的亲信杜如晦从尹德妃老爹阿鼠的大门口经过,好端端的阿鼠就带着一群人冲了出来,把杜如晦给痛扁了一顿,造成多处骨折,鉴定为重伤害。理由就是因为杜如晦居然敢在他家门口骑马!
最诡异的是,事发之后,尹德妃居然还恶人先告状,说他老爹经常被李世民的手下欺负。李渊听说之后,更加怒不可遏,心想,上次的事儿还没完呢,这小子又跑出来惹事儿,立即把他找来,责备刘世民仗势欺人,居然欺负到自己的头上来了。
李世民心想,这肯定又是刻意安排,难怪前两天收到消息,有传闻张婕妤和尹德妃跟太子还有齐王通奸,看来这事儿也许还真可以有!最起码他们已经结成了统一战线是不容置疑的。于是李世民赶忙向李渊解释,说杜如晦这次肇事主要是因为喝醉了酒驾等等。
李渊也不看验伤报告,也不审问案情,更不问到底谁把谁给揍了,心里只是怀疑李世民居功自傲,所以对他非常不满,私下里对裴寂说:“这孩子现在变得跟以前不一样了,已经不是以前那个听话的乖宝宝了!”
虽然李渊因此开始疏远李世民,但李世民天策府的势力依然很大。天下刚刚平定,李渊也没有一定要把李世民连根拔起,所以李世民继续的威胁着李建成的宝座。有鉴于此,心狠手辣做人无底线的齐王李元吉怂恿李建成除掉李世民。
最初李渊的窦皇后,生了四个儿子,从大到小排列就是李建成、李世民、李玄霸、李元吉。李玄霸在史书中几乎没出现,李元吉现在要动手除掉的是自己一奶同胞的二哥,并且说:“为了大哥,我可以亲自动刀!”
有一次李渊和李世民一起到太子府,李元吉打算动手。他敢当着李渊的面动手,说明很有可能把李渊也做掉,就算是不做掉,李渊也会成为傀儡。但是李建成不同意,事情到了最后的关头,阻止李元吉发动。气的李元吉跳脚,喊道:“我全都是为了你着想,对我有什么好处?!”
失去了这次暗杀的机会,李建成后来又后悔了,他开始从全国各地调兵,增加太子宫禁卫军的人数。不幸的是,李渊对他也是早有防备,还没等到他羽翼真的丰满起来,就被呵斥了一顿,把他的嫡系可达志给调离了。
不过李建成并不死心,大约李渊在晚年的时候做事儿太糊涂了,在李建成和李世民之间总是游走不定,所以李建成日日夜夜都不踏实,一天李世民不死,他就时刻为自己的安危来担心。所以一次李渊带着李世民和李元吉去仁智宫避暑的时候,他让李元吉一有机会立即除掉李世民。
而且李建成做的是两手准备,一方面对付李世民,另外一方面让时任庆州都督的杨文干准备随时造反,占据长安,让李渊有去无回,他自己则单方面称帝!
不过消息很快也泄露了出去,李渊得到了密报,太子阴谋造反。李渊当时是又气又急又害怕,随便找了个理由写信给李建成,让他到九成宫叩见。李建成的懦弱性格再一次展现了出来,他不敢立即发动兵变,而是采取谋士的意见单枪匹马跑到仁智宫去给李渊赔礼道歉。
李渊既然掌握了李建成,心也就稳定了一般,但是杨文干的地盘距离仁智宫太近,随时都有可能发动攻击,所以李渊建议李世民亲自出击。可是李世民认为,杨文干只不过就是个跳梁小丑,没必要我亲自出马,随便找个人去一趟也就行了。我觉得他最后的结局肯定是被部下杀死。
可李渊认为如果杨文干和李建成里应外合,事情的确不好办,他既然没有决心杀掉李建成,就必须时刻防备,每天像惊弓之鸟一样活着,所以,他对李世民说:“那什么,你还是亲自去一趟吧,回来之后我让你当太子,至于你大哥,我不想让他死,就让他去巴蜀当蜀王吧,蜀国没有精兵,将来他如果接受你的领导也就罢了,如果不接受你就干掉他。”
李世民出兵非常顺利,算上路上浪费的时间,总共短短九天,杨文干的人头已经见到李渊了。跟李世民预测的一样,他是被部下杀死的。天下都太平了,谁愿意跟着你一起造反,你这分明就是把大伙往阴沟里带。
李世民办事儿的速度快,李渊变卦的速度更快。等李世民回到了长安,什么立太子当蜀王的事儿,他就忘得一干二净了。李建成的太子照旧当的有滋有味,至于反叛的事情,李渊根本就没把他放在心上,李世民成了赤裸裸的工具,反正杨文干已经死了。
在当时那种李渊这就等于是表明了态度,他已经选择了李建成。选择了李建成就必须维护李建成,维护李建成首要的就是限制李世民的权利,李渊的确是打算这么做。可最后关头突厥人帮了李世民的大忙。
大家都知道,李渊打仗基本上就是靠李世民,天下太平的时候,李世民被他认为是内部的不安定因素,可是一旦打起仗来的时候,李世民立即又成了香饽饽。
当时的情形是这样的,杨文干死了之后,李渊大肆庆祝,带着王公贵族到长安城南去打猎。李建成有一批战马,长的很健壮,很好看,但是中看不中用,一旦跑得太快了就会摔跟斗,他把这匹马送给李世民,李世民一上马就摔跤,连续三次差点酿成车祸现场。他觉得自己很幸运,就跟身旁的宇文士及吹嘘了几句。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