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郅支单于与呼韩邪

《驰骋的匈奴》转载请注明来源:阅读阁yueduge.cc

五位单于竞争的局面最后终于结束,呼韩邪是最后的胜出者。不过匈奴人衰落的序幕已经拉开了,不可能就这么轻易地结束。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封建王朝一旦衰落,除非经历一场大规模的改朝换代,一般很难复兴。匈奴也是如此。

呼韩邪单于虽然胜出,但是乱局并没有停止。接下来,匈奴内部又上演了一部“四国演义”,首先是李陵的儿子拥立乌籍单于复辟,然后是屠耆单于的弟弟自立为闰振单于,最后东方出现了呼韩邪这一生之中最大的对手,郅支单于。

要说这位郅支单于还真不是外人,他是呼韩邪的哥哥名叫呼屠吾斯。刚开始的时候他们兄弟感情还是不错的。但随着匈奴帝国的乱局不断升级,呼屠吾斯看到就连小猫小狗都能当大单于,而他又自认为长得很帅,完全符合一个英明单于的标准。野心膨胀之下,也就带着自己的手下跑到东方另起炉灶,当起了个体户。

不久之后,呼韩邪就感到了这位哥哥的可怕。这一次“四国演义”比上一次的五单于兵力要好收拾的多了。很快,呼韩邪就收拾掉了李陵的儿子和乌籍单于,然后闰振单于在和郅支单于的决战中反被杀掉。草原成了亲兄弟争霸的局面。然而郅支单于毕竟比老弟呼韩邪单于虚长了几岁,人生阅历丰富,性格中狼性也更多一些,所以没过几招,就把老弟打得满地找不到牙。呼韩邪战败之后,连自己的老窝单于庭都丢了。也就是说,他把首都给丢了,这事儿要是发生在中原往往意味着“亡国”。事态严重了。

所以呼韩邪必须要找一条出路才行,公元前54年的时候,就有人向他建议投降汉朝,但是鉴于国内很多人都反对,呼韩邪虽然心中也十分愿意但始终不敢拍板表态,一直到公元53年的时候,在部落真的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头时,才真正的下定了决心。这一年他派遣自己的儿子到汉朝当人质,表示真心投降汉朝。

与此同时,郅支单于也不甘示弱,为了防止呼韩邪单于联合汉朝对他进行夹击,他也急急忙忙地把自己的儿子送到汉朝去当人质了。然而汉朝出于政治上的需要并没有给出明确的表态,对两方面的人质全都一样的对待。用了两头下注的方法,本着不拉拢、不打压的态度处理了这个复杂的局面。

坦白说,最一开始的时候,刘病已是真的打算要出兵灭掉匈奴的。但是后来仔细一想,这其实是非常不妥当的,因为大草原不可能成为权利真空地带,汉朝也不可能派兵驻扎在这里。现在灭掉衰弱中的匈奴,肯定会有另一个民族趁机兴起,那句话怎么说,如果森林里没有了狼,羊会变得比狼更凶猛。所以与其让一头凶猛的羊出现在草原上,不如养着一头奄奄一息的狼。

这是刘病已的一项英明决定,这项决定让汉朝在以后的很长一段岁月之中没有面临强有力的外患。

呼韩邪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获得了汉朝的认可。公元53年的时候,刘病已本着扶持弱者打击强者的原则,最终决定和呼韩邪签订合约。呼韩邪这个时候正在被郅支单于满世界追着猛揍,此举让他看到了一丝活下去的希望。于是他做出了一个让刘病已都觉得特别感动的决定——亲自到长安朝见汉朝皇帝。

要知道,在中国历史上匈奴从战国时期就是中原的强敌,秦始皇汉武帝都盼着有一天能够让匈奴单于臣服在自己的宝座之下,可是他们虽然做了诸多的努力,最后的结果也不过就是削弱他们的力量,要彻底的消灭他们,他们甚至连想都没有想过。俗话说,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要从内部烂,才能够烂得彻底。刘病已终于等到这一天了。

刘病已用无比盛大的仪式接待了呼韩邪,而且又给粮食又给黄金,力图在经济上帮助呼韩邪渡过难关。不过,呼韩邪要想得到这些东西也必须付出点代价才行,那就是接受刘病已的册封。

这对匈奴汗国简直就是一种羞辱,不过呼韩邪是带着很大的心理准备过来的,他知道自己必须要过这一关,因此很痛快地就“无以为报以身相许”接受了刘病已颁发下来的“证书”正式成为了汉朝的“小弟”。

收了小弟自然不可能看着他受气,否则做大哥的脸上也不光彩。而且为了不让小弟们壮大,取大哥而代之,刘病已就必须让小弟们彼此战斗。所以他派出了精兵强将,作为护匈奴中郎将驻扎在边界上,帮助呼韩邪对付郅支单于。

公元前50年的时候,呼韩邪第二次从大草原来到长安朝见他的老大刘病已。一方面是想让刘病已对自己放心,而最主要的是他要表达自己的一个很不好意思亲口说出来的难言之隐——老大我又缺粮了。

对此刘病已大哥表现得很贴心,除了按照上次的清单复制了一份礼物之外,又加上了很多棉花和绸缎等东西。呼韩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清点自己的这次收获,然后卷起铺盖回家去了。

当晚刘病已彻夜不眠……明年他不会再来了吧……虽然我很富有,但是包养一门穷亲戚还真是挺有压力的……

郅支单于对于汉朝包养呼韩邪,阻挠自己民族统一大业的行为非常恼火。但是他却没有力量直接去揍汉朝。于是他打算采取当年汉朝对待匈奴的办法,在西域开辟第二战场,斩断汉朝的右臂。

郅支单于很快就发现了一个可供利用的盟友,那就是乌孙国。乌孙虽然也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但是他和其他的小国完全不同,而且存在的历史更悠久,张骞经略西域的时候,对它的评价就是“虎狼之国”!郅支单于打算跟乌孙国王联合起来,一起对付汉朝——我也求包养!

问题是乌孙国王不愿意包养他,乌孙国王知道他是中山狼,他可不愿意做南郭先生。而且乌孙国王也不想和汉朝“争风吃醋”所以他很果断的宰掉了郅支的使者。而且还给郅支设下了圈套,打算砍下他的脑袋去投靠汉朝,换点粮食啥的回来……

可问题是他的工作做的不细致,被郅支看出了破绽,于是郅支发兵攻打乌孙占领了他很大的一块地盘,事后还直接把家安在了这里,不回单于庭去了。

刘病已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的,到了第二年,刚刚立秋,呼韩邪就又来“打土豪了”。当然这次他没有亲自来,刘病已也没有亲自接待。呼韩邪派了一个代表来,而刘病已皇帝则直接吓得挂了。

新皇帝是汉元帝刘奭。刘奭当时很头疼,因为他自己家也在闹饥荒,没余粮了。心里不禁咒骂亲戚有点太不懂事儿了,可是既然当人家大哥,就要有当大哥的样子,所以他还是慷慨解囊。于是呼韩邪的势力更加强大了。

最不想看到这种局面的当然是郅支单于,他更加怨恨汉朝了。前面不是说过,他送自己儿子到长安当人质的事情嘛。郅支单于打算用他的儿子来做点文章,跟汉朝明着来不行,就来点暗的。所以他就派人去跟汉朝说,想要把自己的儿子要回来。

汉朝这边觉得也没必要留着他的儿子在中央了,所以也就答应了,而且派了特使去送人。郅支单于顿时就找到了报复的机会,当汉朝的特使一路上风尘仆仆把世子送到西域之后,郅支在高兴之余,立即下令把汉朝的使节团立即全部处死,罪名是违反匈奴宪法“扶持伪政权”。做完这件事情之后,郅支也有些害怕,于是一口气跑到西域更远处的康居去躲起来了。不过,他也为此付出了代价,在去康居的路上,由于气候寒冷,他的部众大多冻饿而死,到达目的地之后,仅剩下三千人了。

就这么个事儿,强大的汉朝当然不可能善罢甘休。而且他们给弄误会了,他们还以为这件事情是呼韩邪做的呢。幸亏呼韩邪快速地给出了解释,而且还是诚惶诚恐的,这才避免了一场灾祸。由此可见,匈奴人此刻的实力已经距离汉朝太遥远了。

通过这件事情,呼韩邪也认识到,虽然汉朝人对自己不错,但一味的寄人篱下也不是办法,一旦汉朝人翻脸,自己随时可能面临灭顶之灾。而且在经过了十余年的休养生息之后,他目前的实力已经比以前有了长足的进步,所以就生出了想要“北归”的念头。

要知道一旦他率领部众回到漠北的话,那么汉朝就不能够更好的控制他,也就是难以约束。很可能养了一只白眼狼。所以当时汉朝和他千里盟约,杀白马盟誓,也算是一次“白马之盟”吧。

盟约规定,汉朝与匈奴世世代代都是一家人,匈奴不准收留汉朝的敌人,如果有敌人来进攻,双方应该立即发兵救援等等!

公元前36年的时候,郅支单于的实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恢复。并且逐步地占据了西域的大片土地,这种行为引起了汉朝西域都护的不安,他们上书给朝廷,要求立即下决心阻止郅支单于的扩张。

但是汉朝绝对不可能从长安发兵去攻打郅支单于了,这一点小郅支自己也看得很清楚,因为太遥远了,这一路花费实在太大,就连经历了文景之治的汉武帝都要为此弄的财政枯竭,更何况现在汉朝的经济实力已经大不如前了,所以皇帝刘奭不愿意尝试。不过他还是批准了这个奏折。但有条件,那就是让西湖都护甘延寿和陈汤自己想办法。

陈汤于是集结了臣服于汉朝的西域十五个小国的兵马外加数千汉军,总共四万人,对郅支进行讨伐,兵锋一直推进到了“郅支城”也就是郅支目前的单于庭。结果只一战就把郅支单于斩首。

当郅支单于的死讯传到漠北单于庭的时候,呼韩邪自然非常高兴。但是心里也不免有些害怕,为什么呢!心头大患被解决了本来应该高兴才对呀,可是有些事儿往往要看本质的,呼韩邪就看到了,他看到汉朝实在是太强大了,三两下就把万里之外的郅支单于给灭掉了,这种实力实在是太可怕了。说不定哪天自己也要面临灭顶之灾,所以他打算继续巩固和汉朝的关系。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公孙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阅读阁yueduge.cc),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驰骋的匈奴》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