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阁【yueduge.cc】第一时间更新《过好我们的节日》最新章节。
在重阳的日子登高远望,莽原在蓝天下铺开它宏阔的苍郁,金色野菊在道旁绚烂一片“胜似春光”的秋意,我就常常为我们祖先的智慧和哲思而震撼。我相信,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民族像中国人这样把对于生活的挚爱,对于幸福的相望,对于生命的祈愿如此形象地赋予岁月的旋律,而又与日子的珠玑紧紧地穿缀在一起。中国古代哲学的母本,曾经孕育了儒家和道家两支哲学洪流的《易经》中就有关于重阳的记载。《易经》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史载早在战国时代,当战争的硝烟弥漫在上党道上的时候,人们对于享宴高会情钟意会;当刀剑划开诸侯国的层层关隘的时候,人们对于对菊畅饮情酣魂醉;当“杀人盈城”、“杀人盈野”的阴霾笼罩大地的时候,人们无法忘记这个日月并辉的日子,那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的博大胸襟让有幸走在新世纪征程中的人们一想起来就心灵震撼,就情感受洗,就从历史的卷牒中分享了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的文化恩泽。
哦!是谁给这个古老的日子涂上暖色的油彩呢?是从湖畔小径上走来的一对
老年夫妇。他们相扶着漫步在被菊花、美人蕉、一串红装点的石子路上,一个华发霜鬓,一个老态龙钟。老妪的耳际戴着一对耳麦,也许正在聆听一段久远的故事,也许正在欣赏一曲时尚的音乐。令我感动的是她的相濡以沫的老伴,是那样小心翼翼地搀扶着她的手臂,生怕因为手重而干扰了她的情趣。可就在下坡的时候,耳麦掉了。她的脸上立即写满了遗憾和不悦。我看到,老者艰难地弯下腰拾起地上的耳麦,像哄一个天真的孩子,温柔而又宽容地劝她重新戴上。于是,老妪率真地笑了,笑得很灿烂,满脸的皱纹簇拥成一朵盛开的秋菊。在那一瞬间,我的脚步再也挪不到前面去了,就那么静静地站着,望他们从我的身边渐行渐
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浪漫畅想而倾倒,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柔肠百结而感慨,为“转朱阁,低绮户”的峥嵘意象而击节,唯独淡化了“不应有恨”的经典,须知不应有恨,乃是和睦的源头,和谐的母体,和事的根基。
不应有恨,因为生命的对于我们,乃是“一去不复返”的时间一维,我们唯有珍
吃重阳糕(选自陕西文明网)
远,留下多少带点沙哑的笑声。我毫不怀疑,这是我在这个重阳的上午看的世界上最迷人的眼睛,最美丽的笑容,最动人的画面。此时此刻,他们的思绪一定回到了浪漫如花的青春年华。也许就在远逝的某一个春日的早晨,披一缕湿漉漉的彩霞,他们相识在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渭水边,他弯腰采下一朵路旁刚刚开放的野花,就像眼前戴上耳麦一样地插上她婀娜飘逸的发鬓;也许她顺手折下一支“春俏”,娇羞婉转地要可爱的人儿比比是人颜妩媚还是花枝俏丽;也许是在一个落日给渭水铺下半面腮红的傍晚,他们忘情地依偎在残阳淡然的余晖中,忽然有一片柳叶飘落她的肩头,他就如同为她捡拾耳麦一样地悄悄地摘取黄叶,那时候,她所回报他的,一定是甜蜜而又幸福的回眸一笑。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天才一秒记住【阅读阁】地址:yueduge.cc,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