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朗起义军在潼关。辛亥革命爆发后,各地农民纷纷起义推翻清政府统治,各省相继宣布独立。在河南,由白朗带领的农民武装起义军不断壮大,迅速发展至2万余人,袁世凯遂决定对其实行大规模围剿,正当北洋军部署围剿之际,白朗起义军作出了西进陕西,伺机入川的决定。
1914年3月,白朗起义军由豫、陕、鄂三省交界的荆紫关分路西进攻入陕西,陕西都督张凤翙见起义军来势凶猛,仓皇率军在商州的西大门黑龙口至蓝田一线防御,由民政部长宋联奎会办军务,专守省城西安。3月下旬,宋联奎急电段祺瑞、段芝贵请求派兵分路进击起义军。北洋军政府为确保西安,除令王汝贤第8师和赵倜毅军分左右两路急赴荆紫关、潼关追堵外,又令北京、南苑航空学校将4架飞机运抵潼关助阵。同时,命陆建章率万余人沿京汉线转陇海入陕防御,命川军加强汉中方向防御,命山西都督府阎锡山拒守晋南要隘,并增兵协防潼关,配合陕西作战。同时命甘肃都督驻重兵于乾县、凤翔以西,防堵起义军西进,袁世凯调各路大军10余万人企图消灭白朗起义军于陕西境内。3月底,白朗率起义军兵分三路:由王生岐率前军出蓝田的蓝关,韩世昌率中军出蓝田的大峪口,白朗率后军经过汉中,三路军马同时出发欲攻占西安,直逼陇蜀。张凤翙在蓝田设指挥部四处调兵封堵起义军。
1914年4月上旬,白朗起义军1000余人突然越过秦岭由太峪口进入潼关境内。由于白朗起义军游动作战,每到一处都要到百姓家中弄粮食,加之官军的煽动与蛊惑,许多百姓都把白朗起义军当做土匪,潼关南山根的百姓见了白朗军也纷纷躲避。白朗起义军到潼关后屯兵于禁沟东部,在南山一带点燃麦秸秆为号,时而枪声密集,时而喊声连天,大有攻取潼关之势。禁沟以西的潼关守军弄不清起义军究竟是想攻取还是西出潼关。此时,进入潼关的各路袁世凯军队已向西追击白朗起义主力军,潼关防守兵力空虚,看到起义军来势凶猛,潼关守军急电西安请求增援。禁沟以东的起义军得知西安已经派兵增援,便很快消失在潼关南山中。过了几天,他们又出现在南山的太峪口,枪声大作。此时白朗起义军正欲攻占西安,他们的少部分兵力两次出入潼关,声东击西,意在吸引关中北洋军东援,从而乘隙攻取西安。为防起义军东出潼关,在陕西境内将其消灭,北洋军潼关守军张敬尧部立即堵住白朗起义军东去的退路,并对潼关境内的起义军发起攻击,白朗起义军在南山一带相持几天后西进,尔后曾一度占领渭南,继之又折回秦岭山区,不久又绕道山阳、孝义到西安以南的大峪口。4月中旬,白朗起义军连破关中七州县,一路所至,连战连捷,陕西一带哥老会也纷纷归附,起义军队伍得到补充壮大。4月底,白朗起义军由陕、甘边境固关进入甘肃,欲由此进入四川,被四川军阻击。因粮食弹药得不到及时补充,起义军又自甘肃入陕,从宝鸡突围,经周至、镇安、山阳、荆紫关,西坪一带返回河南。近两个月的苦战,白朗起义军广大将士身心倶惫,一回到家乡便纷纷放下武器不愿从戎,起义军元气大伤。
8月初,渐趋灭亡的白朗起义军最后仅剩数百人在河南鲁山等地与官军血战残败,白朗负重伤而亡,白朗白朗起义宣告失败。
白朗起义军虽未提出明确的政治纲领,更缺乏组织领导,最终失败,但其在豫、鄂、皖、陕、甘五省多次击败北洋政府军,有力打击了袁世凯的北洋军阀统治,显示了广大群众的力量。同时也维护了辛亥革命的成果。在潼关,积极打击了北洋军和地主武装势力,使潼关人民认识到只有组织起来,发动武装斗争,才能有效打击、动摇和推翻反动政府的统治。
陕西靖国军樊钟秀率军攻取并占领潼关。1918年6月,陕西靖国军樊钟秀部收编商洛地区的地方武装,联合参加辛亥革命的张建魁、陈世贵以及潼关南塬的崔甲午、华阴杨村的杨茂等农民队伍共3000余人,由商洛经过秦岭蒿岔峪出山攻取潼关。当时驻守潼关的部队是陈树藩的教育团和新建陆军。靖国军兵分两部,一部由樊钟秀率领沿潼关东南的禁沟向北进攻教育团直取潼关南门;另一部由张建魁率领进攻新建陆军和潼关西门。
6月12日,樊钟秀率兵由潼关南部的蒿岔峪口出山后又分兵两路:一路由禁沟以东的潼关南塬西北挺进,击毙了潼关北洋守军许多士兵,当天夜里双方形成对峙状态;另一路沿禁沟以西由潼关正南向西北挺进,在上王溪屯和守军展开激烈战斗,守军伤亡甚重。当天下午,樊钟秀带领人马进驻潼关县城南门外周家村一带。13日,张建魁率率靖国军向新建陆军团进攻。张建魁也分兵两路:一路由自己带领围攻县城南塬吴村的新建陆军;另一路由樊老三和陈建贵带领(多是潼关崔甲午、华阴杨茂率领的农民)攻占潼关西城门,他们的士兵纪律严明,不扰百姓。当日下午,他们在县城西塬占据亢家寨和小寨子两个制高点,接着向城内进攻,呼喊劝降。夜里,樊老三率兵奋力攻城,不幸中弹牺牲。13日早晨,樊钟秀率兵赶至,冒着城内守军的猛烈炮火,前赴后继,攀登梯子攻取城墙,至中午12:00许攻入西南城,守城军被打得四散,弃城而逃。同时,东南城上守军也在靖国军猛烈攻击下溃不成军,向东门外遁去,其中有的被靖国军追至黄河岸边跳入黄河,有的淹死于水中,有的浮水逃往山西,有的藏匿于村民家中。至下午6时,两军之战结束,靖国军完全占据潼关城。
14日下午,陕西都军陈树藩派援军刘世珑率兵赶至潼关。他们由潼关以西的吊桥街登上县城西南塬,去解救新建陆军团,城内樊钟秀自知势单不能据守潼关城,遂带领队伍由禁沟和潼洛川经蒿岔峪向洛南撤退;西南塬的靖国军张建魁部见敌援兵赶到,即向潼峪方向撤去。吴村新建陆军与增援的刘世珑部合力紧追不舍,靖国军十分危急。忽然,天气刮起一阵狂风,降下倾盆大雨,直淋得追军不能睁眼前进,靖国军才逃过一劫,退入潼峪,越过秦岭返回商洛地区,潼关城又复被陕西督军陈树藩部刘世珑占领。
1918年正是国民革命与军阀势力斗争时期,“樊钟秀自从离开陕北进入关中后,认识了不少民党人士,他也愿意联络这班人,因而政治思想逐渐开朗,从此奠定了一生政治认识的基础”。樊钟秀带领靖国军进攻并占领潼关,打击了北洋军阀政府势力,对民主势力来说具有鼓舞士气和声援革命的作用,使潼关人民思想上也得到洗礼,民主、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意识有所提高。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大宣武圣》《我在东京当报恩狐狸》《封神:开局被抽龙筋》《男主怀了我的崽》《重回年代赶海打猎》《贼天子》《我以机缘觅长生》《宝珠也想不到[重生]》《乃木坂的奇妙日常》《身为邪祟的我,教她们斩妖除魔》
阅读阁【yueduge.cc】第一时间更新《《中国共产党潼关历史》(一卷)》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