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潼关县委党史研究室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阅读阁yueduge.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一积极声援五四运动
辛亥革命后,北洋军阀分裂成直系、皖系、奉系三大派别,各自割据一方,相互之间战火不断。借辛亥革命发达的民国新贵朝秦暮楚,地方豪强桀少也趁机而起,占山为王,烧杀掠抢,国家陷于分裂混乱之中。1918年1月,陕军将领胡景翼、郭坚等通电赞成孙中山护法反皖号召,在三原成立靖国军,与皖系军阀陈树藩爆发战斗。2月下旬,河南镇嵩军统领刘镇华率军由河南灵宝,经潼关入陕镇压靖国军。5月上旬,靖国军第二路樊钟秀率部经蒿岔峪攻入潼关,潼关守军镇嵩军3000余人溃逃至河南阌乡县。18日,樊钟秀与镇嵩军豫西镇守使丁香玲部激战一昼夜后,撤出潼关,退守西南山中,南下与广州护法军会合的计划受阻。5月,孙中山受桂系军阀陆荣廷的排挤,辞去大元帅职务,桂系军阀随即解散了护法军政府,向北洋军阀靠拢,护法运动失败。
此次护法运动虽然历时较短,并以失败结束,但其影响是深远的,孙中山建立的民主共和国的理念在民众中得到进一步传播。
1919年1月,美、英、法、意、日等27个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召开所谓的“和平会议”,把原来德国在中国山东的一切权利转让给日本。消息传出,举国震惊,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愤慨。5月4日下午,北京13所院校3000多名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拒绝合约签字、“废止二十一条”、“誓死争回青岛”等口号,坚决要求严惩亲日派卖国贼曹汝霖等人。北京学生的爱国行动,迅速得到潼关大市场等学校学生和社会进步青年的响应与社会舆论的支持,青年学生自发组织起来,深入城乡向民众传播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
“五四”运动时,豫西学生联合会和潼关人民把青年学生的爱国热情转到维护路权和抵制日货方面来。1919年5月12日,“五四”运动的消息传到潼关后,有志的青年学生、教师、黄河渡口的船工、从商的业户及县城附近村寨的群众1000余人,聚集在县城大市场,声援北京学生的爱国运动。会上,学生、船工、商会代表分别慷慨激昂、声泪俱下地演讲,历数帝国主义和反动军阀的罪行。台下群众振臂高呼:“打到曹汝霖,严惩卖国贼等口号。”会后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活动,游行队伍从县城东街行至西关,浩浩荡荡,声势之大,规模之巨,前所未有,有力地声援了北京的“五四”学生运动,沉重地打击了潼关地区的封建势力。翌日,潼关城乡的青年学生自发组织起来,先后深入到吴村、汾井、太要向民众传播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思想。不几日,县城和太要的商户立即响应并贴出抵制日货的标语,不少商户还把自家商店的日货摆放到大庭广众之下,当街销毁,以扬我华夏之威。
1919年6月,陇海铁路督办施肇曾和河南省督军兼省长赵倜在北洋军阀政府的授意下,拟让日本公司修建陕西潼关至河南陕州间铁路。日本的这一图谋立即激起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纷纷起来集会声讨。河南总商会通电北京大总统、国务院、交通部提出抗议,电文为:“陇海铁路督办施肇曾,将洛潼路线自观音堂至潼关一段向日本贷款修筑,并由彼工程师监视工程。此举关系国家路政主权,后患无穷,万难承认。特此公恳迅速取消前议。”河南陕州和潼关各界人士,特别是青年学生更是群情激奋,纷纷上街游行演讲,有力支援了潼关和陕州的护路斗争。迫于豫西和陕东人民的压力,8月北洋政府被迫取消了由日本人修建潼关至陕州观音堂的铁路计划。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