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在窑堡学校里

阅读阁【yueduge.cc】第一时间更新《从红苕窑走出的人》最新章节。

人是有思想的,每个人的思想是由环境决定的。由许多人组成的人群共同体如社团、企事业单位、家庭、班级等等,也是有核心思想、主流意识的。他们的思想、意识也是随着环境影响而改变。这与年龄大小、人数多少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他们内部不断进行着先进与落后、健康与腐朽、正确与错误之间的较量、争斗、分化、重建。

拿我们班来说吧,我们班大多数人是穷苦的农民子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政府创造条件让我们本来没有机会上学的人能够读书。我们普遍对党和政府有朴素的感恩情怀,自觉地执行党和政府的各项政策,思想健康、上进、坚持公平、正义,学习认真刻苦;但是,受农民保守思想影响,自私、胆小怕事的人也为数不少。

一进学校,在赵老师指定下,我们班的班干部都是年龄较大、个子超高的几个女生担任。班长是我二姐、副班长是穆端迎。到了三年级,苏老师继任班主任以后,让原来的班干部继续负责。因为二姐不来上学了,就由副班长临时负责全班工作。

穆端迎比二姐还大两岁,是窑堡街道即十队的。她母亲当时给赵老师的儿子小哲做奶妈。穆端迎因此就非常张狂。特别是当上班长以后(实际是临时负责),更加肆无忌惮。凡是老师不在的教室,就是她的天下。谁说话声音大一点,她过去就是一脚。她收作业时,如果有人没有完成,她就会骂:“你的作业不交,还要老娘等,耽误老娘的时间,你还想不想活?”如果值日生把地没有扫干净,她会叫他们全部站在教室后边,谁动作慢一点,她一骂二打。如果谁给她一点从家里带来炒玉米豆、红苕泡①,她就网开一面。后来干脆明码标价:迟到一次罚玉米豆两把(以她的手为准),作业未交罚红苕泡一把,教室说话一次玉米豆一把等等。如果谁没带这些东西,下次补来的就翻番。

有不服她管理的,轻的告老师,重的就回去给自己当“街肋子”②的哥哥一说,她就带着“街肋子”在街道等你。见了面,就是拳打脚踢一顿暴打,同学们对高出我们一头的“班长”,敢怒不敢言,更加助长了她的嚣张气焰。

一天中午上学,焕义来晚了,穆端迎就给焕义使她的“家法”。焕义家在窑堡一队,是红苕窑偏北的地方,应该是距离学校最远的。所以虽然他一路小跑,还是常常迟到。而穆端迎不管这些。她看焕义没有交东西的意思,就一个巴掌打在焕义脸上,同时一脚把焕义踢倒,嘴里还骂:“我把你个地老鼠③,让你天天迟到!”

在我们大队,除了六至十队分别住在堡子里,基本上是住房的,属于老住户。而其余红苕窑的五个队,都是因为无钱盖房而挖窑洞居住。据县志记载:红苕窑上的住户,基本上是清朝光绪年间和民国十八年两次灾荒后陆陆续续从各地逃荒来的客住户。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住在堡子的老住户一般瞧不起住窑的客住户,往往把客住户叫“地老鼠”,是极具侮辱人的称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已基本没有人叫了,今天在我们班上称王称霸的穆端迎竟然喊出这个称谓。我实在忍不住,就站起来,走到她面前,对着她喊:“穆端迎!向他回话(道歉)!”朝倒在地上的焕义一指。

穆端迎一愣:“你算老几?”朝着我扑了过来,我一闪,把右脚放到她脚下,顺势猛推她一掌。凶猛、高出我一头的穆端迎就像一截木桩子一样,面朝下直直倒下去。这时我站起来,一只脚踩在她背上,左手抓起她的头发,“你回不回话?”右手第二拳已经落在她的头上。

“打得好!打得好!打得好!”“回话!回话!回话!”这时教室里吼声一片。国为已经把焕义扶起来。

我左手一用劲,把端迎头提起来,满脸的灰尘,鼻子已经出血,“回不回话?”右拳在眼前晃着。

“回话———”她已经哭了。我放下脚,把她拉起来,走向讲台,让她站在台下,面向坐在前排的焕义。我站在台上,左手放松了以前一直抓着的头发。

她对着焕义说:“对不起。”头低一下。我又问:“今后还骂同学吗?”

①红苕泡:小红苕或者切条的红苕,晒干后经过加热炒制,会起泡变酥,吃起来酥甜可口,特别好吃。和炒玉米豆一样,都是当年农村小孩子春季喜欢吃的零食。

②街肋子:住在或混迹在街道上,不务正业、不讲道理,以占便宜为目的,专门从事欺负弱小、小偷小摸等勾当的小混混。

③地老鼠:是过去住在房子的人,对住在窑洞,特别是居住在下地窑的人的侮辱性称谓。

“不了。”

“还打同学不?”“不打了。”

“再向———没有住房的同学回话!”我故意强调我的用词。

她一愣,不解地看着我,又马上明白了:“对不起大家。”向全班同学低头。

大家鼓起掌来。

最后,我走到她面前,对她说:“我打你———也不对,对不起。”向她点了一下头,就回到我的座位。此时教室里响起了持久热烈的掌声。

这时苏老师走进教室,他先让端迎去他办公室洗脸。然后对同学们说:“今天我一直在教室外边看着。唉———我应该向大家检讨,因为我指定的班级负责人是极其不合格的!让大家受委屈了。”这时穆端迎红着脸走进教室。苏老师接着说:

“根据我一个月来的观察、了解,对咱们班我已经基本掌握,所以决定举行班委会的选举组建工作。同学们从今天开始,酝酿讨论班委会人选,三天后举行正式选举。为了在此期间班级工作的照常开展,我建议取消穆端迎同学临时负责人资格,继续她的副班长身份。由李厚品同学临时负责全班工作,直到新的班委会成立。大家同意的举手。”他数了一下,宣布:“全部通过。”

当天放学,国为、焕义还叫来二哥一些高年级老乡,保护着我,预防穆端迎“街肋子”哥寻衅滋事。结果一连三天一切正常。

三天后,举行了班委会选举。在已经选举我为班长以后,选举副班长时,我第一个提出副班长由郭雪红同学担任。郭雪红就当选为副班长,而穆端迎连组长也没有选上。她哭了,这次哭得很伤心。

选举后第二天,下午放学。穆端迎的“街肋子”哥哥从学校门口的土壕走到路上,挡住我问:“你欺负我妹妹了?”

“对,是我打了她,是我没有选她当干部。”我说着。国为、焕义包括我们班朝北路走的同学都停下来。

“不要打人!”这时从西路走的人群中飞奔过来一个人,好像是穆小社。穆端迎有一个兄弟,左手残疾,也在我们班,平常很少说话。他出人意料地跑来,而且不让他“街肋子”哥哥动手打我。

“滚一边去!”凶狠的“街肋子”并不听残疾弟弟的话。抡起右拳,朝我打来。我把身子一蹲,头发梢上一阵风,“街肋子”的拳头扑了空,身体向左边倾斜。这时穆小社扑过来,把没有防顾的“街肋子”哥哥竟然扑倒了。穆小社一边转过来对我说:“班长,快走,朝回走!”一边抱着哥哥的右腿,死活不松手。嘴里不停地喊:“不怪人家,不怪人家。”

“街肋子”还要扑着打我,右脚却迈不开步子。只是嘴里不停地骂:“我看你活腻歪了,竟然敢打我妹妹。我今天要你认识一下马王爷①几只眼!”

我被国为、焕义一边一个架起来朝北边走去,“你跟他说啥哩?”后边的同学们一边推着我们走,一边说:“那是个啥货?半吊子货!咱跟他说话脏咱嘴哩。”

我们防备了几天,“街肋子”再没有动静。后来,穆端迎也没有来学校。听小社说她不念了,准备结婚呀。她给我们的影响很快就被其他的事件所取代。

①马王爷:神话传说中的廉洁奉公、忠于职守、长有三只眼的正面人物。此处引用,带有威胁、恫吓的意思。

“文化大革命”开始了,正常的教学停止了。一夜之间我们尊敬、爱戴的老师成了“臭老九”,一向被认为安身立命的知识成了“反动”的原因,学习好不是优点,反而成为坏学生“小绵羊”的特征。学校里原来的几个“街肋子”称王称霸。我们迷惑了,这是我们热爱的学校吗?

学校没有意思了,我就应付一下,把主要精力放在家里的事上。看到家里大人们因为全力以赴建窑洞,顾不上锄玉米,我们家的(自留地)玉米地里,长满了麦青、杂草,我就在中午午睡时向苏老师请假,自己承担这个任务。

农谚讲:“种成的麦子管成的秋。”只要把麦子种好,就能有收成。而玉米、谷子等秋作物,播种以后,如果不管理好,就可能颗粒无收。我们是如何种玉米呢?是趁墒情好时在收完麦子的麦茬地上,直接挖坑点种的。当玉米长到一乍多高时,如果不及时深锄,把灭茬、除草、保墒和定苗一次做了,就会因干旱、野草蔓延、玉米长荒而影响玉米生长。玉米对水分十分敏感,有水就能成活生长。农谚还说:“杈下有火,锄下有水。”说明锄地保墒对玉米特别重要。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天才一秒记住【阅读阁】地址:yueduge.cc,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从红苕窑走出的人》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