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阅读阁】地址:yueduge.cc
4.2
山东诸镇
半独立王国的不安
顺宗顺然不能说话,但是他登基后的所作所为无一不显示出他正在朝一个“明君”发展。长安城中,各镇的进奏院#pageNote#0/img源源不断的将顺宗的诏令和王叔文一党在朝廷的动作写成进奏状,以六百里加急的速度带到山东诸镇的节度使府中。
消息最先传到了陕州。日后的陕虢节度使这时候还叫陕虢观察使,观察使崔淙看到后,没有什么过多的表情。这位大历四年(769年)就博学宏辞科及第的老人,对这种事情已经见的多了。他已经见过了太多皇帝的死亡,所以,在陕州少停一刻后,驿马又向东而行。
过了黄河,就是河中节度使治所在的蒲州。当时的河中节度使郑元,在历史上并没有留下什么记载;反倒是郑元的前任杜确,以另外一种形式在文学上留名。在《西厢记》里,杜确外号“白马将军”,为主角张生八拜之交的好友,曾平定孙飞虎之乱,帮助张生泡到了绝世美女崔莺莺。这出戏就是《白马将军义薄云,书生笔阵扫千军》,是现在昆剧还流行的曲目。
还有顺着黄河而下的官船,把消息带给了武宁节度使张愔。张愔身体早就不好,这时候正在他正在看着父亲张建封所建的燕子楼上的那个身影。德宗去世了,还是去长安做个闲职吧。他也许会这样想。
然而,平静的不是大多数。山东诸镇一向
相互攻伐,对朝廷的第一个反应在德宗刚去世的时候就发生了。就在围绕着继位的风波一平静,淄青镇和义成镇差点就开动了战端。
义成军,又称郑滑节度使,原来和忠武军的陈州、许州是一体的,贞元二年(786年)陈州、许州另设陈许节度使后,义成军长期领有滑州、郑州。而淄青镇是由原驻守东北的平卢军南下而建立。《新唐书·藩镇传》把它列在“河朔三镇”(魏博、成德、幽州)之后,列第四位——这说明,朝廷是以看待叛镇的眼光看待淄青镇,而淄青日后的叛乱也说明朝廷这个态度是没问题的。
淄青镇长期辖有淄、青、齐、登、莱、兖、海、沂、密、郓、曹、濮等十二州,这在唐朝中后期的藩镇中是势力最为强大的——德宗把很多藩镇都分到只有两个州,而在帝国的最东边却保留了这么一块半独立的强大势力。淄青镇拥兵十万余人,而其他强镇充其量也不过3万或5万人,如魏博镇的三万军队就足以让朝廷寝食不安。因此,在几次讨伐叛乱的军事行动中,各方军镇都以淄青军的进退为凭据,淄青相当于朝廷在东边的最后一个稳定器,而这个稳定器过于强大,足以成为一个不稳定的因素——事情总是这样的两面。同时,淄青节度使还身兼唐朝的海运押新罗渤海两蕃使,负责山东与辽东和朝鲜的口岸贸易、海
道运输以及国事往来等事务,通过各种渠道开展商业贸易活动,淄青镇足以长时期维持着繁荣。
一听说德宗去世了,三月壬子日(十二日),淄青节度使李师古派兵驻扎在本道的西部边境上,以便威胁滑州。滑州古名滑台,北临古黄河,东晋南北朝时为军事要地。南燕慕容德曾建都于此,刘宋北魏时曾为兖州东郡而治所,北魏又以为河南四镇之一,刘宋将领王玄漠围攻二百余日不能下#pageNote#1/img。此处是兵家要地,当年关羽斩颜的白马之战就是在此城之东的白马坡。
当时,告哀使#pageNote#2/img还没有来到各道,有个义成牙将从长安回来,提前得到了德宗的遗诏。义成节度使李元素觉着李师古是与自己相邻的州道,打算显示不把他当作外人看,便派遣使者秘密地把遗诏让他看了。李元素,字大朴,是蒲山公李密的孙子,德宗时著名宰相李泌的同族弟弟。李泌一生智谋无敌,而这人年轻时却以耿直见称,哪怕是对德宗也是坚持己见#pageNote#3/img。耿直的人往往简单,李师古是什么样的人他并不了解,话说李元素自从贞元十六年(800年)十月前任节度使卢群病死后接任,一直和淄青镇之间颇为往来密切,只是想当然的以为把提前得到的遗诏给他看就是铁哥们的表现。
然而,淄青镇在长安洛阳两都的进奏院的效率一向是最高的,李师古早就知道德宗去世的事情
了,正打算趁着国家大丧事干一把。李师古立刻集合将士,对他们说:“圣上福缘无疆,李元素却忽然传布遗诏,这是造反啊,应当向他出击。”于是,李师古杖打李元素的使者,派兵前往曹州驻扎,准备告知汴州,借道攻打李元素。这时候李元素接到这个消息,怕是惊骇莫名,立刻遣人向韩弘求救,让韩弘不要借道。
这时候,宣武节度使韩弘站了出来。韩弘是杜佑亲自推荐接任的人,这时候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韩弘让来使告诉李师古说:“你能越过我的疆界去作盗贼吗!我专门在这里等着你,你不要说空话!”#pageNote#4/img这是做好了和李师古作战的准备,而且言语中将李师古称之为“贼”,这在唐朝是属于很重的骂人话了。李师古接报估计内心愤怒的要命,可是又没有什么办法——他,没法在这个当时的情况下度过黄河,因为黄河的渡口掌握在韩弘的汴州。
李元素向宣武告急后,韩弘让人告诉他说:“有我在这里,你尽管放心,不必恐慌。”有人说:“李师古在铲除草棘,平整道路,他的兵马快要打过来了,请对他多加防备。”韩弘说:“如果真是有军队开过来,就不去清除道路了。”#pageNote#5/img韩弘软硬不吃,李师古也没有办法,加上听说顺宗已经即位,便停止用兵。李元素经此一事,自觉惭愧无地,于是上表请求贬职,朝廷两次
派人来宽慰他。
李师古的淄青强盛,而且当时德宗的绥靖政策下,淮西等镇都有意巴结。淮西历来有反叛的历史,#pageNote#6/img此时淮西节度使吴少诚将制作牛皮鞋的材料赠送给李师古,李师古用食盐资助吴少诚。牛皮鞋是唐朝的士兵必备的装备,而食盐则是除铁器外中原藩镇最重要的战略物资,双方这样明目张胆的交换战备,不臣之心昭然若街。然而在偷越宣武边界时,事情被察觉了。韩弘将他们运送的物品全部扣留,运进自己的仓库中还说:“根据法令,这些东西是不允许私自互相赠送的。”—这个所谓法令,是唐高祖初年的《武德令》,战乱时期不许将牛皮桑绳之类的资敌,韩弘居然在此处义正词严的引用了。
李师古等人对韩弘都心怀忌惮,但是又毫无办法。李师古在第二年就病死了,足以看待韩弘在汴州的威慑力。而十年后,元和削藩的各大战役中,宣武都是中坚之一。韩弘在宣武镇的作用,我们可以引用日后宪宗李纯对他的评价:“降神挺材,积厚成器;中蕴深闳之量,外标严重之姿。有匡国济时之心,推诚不耀;有夷凶禁暴之略,仗义益彰。自镇浚郊,二十余载,师徒禀训而咸肃,吏士奉法而愈明。俗臻和平,人用庶富,威声之重,隐若山崇。”#pageNote#7/img
然而无论韩弘多么忠义,此时山东诸镇的反叛之心还是一如既往。牛皮事
件的两位主角——李师古和吴少诚,以及他们所掌握的淮西和淄青,都在不断的积蓄实力。以图在某个皇帝一旦发出逼迫的信号时可以迅速起兵--顺宗既然已经开始朝明君发展,那么起兵是必然的。只不过他们不会想到顺宗这么快就死了,而继位的宪宗是个更加棘手的人物。他们要造反,最好的学习对象和借鉴目标便是河朔三镇。
当然,老牌的河朔三镇此时也不会闲着。当时的魏博节度使是田季安,安史之乱叛将田承嗣之孙,雁门郡王田绪第三子。田季安母亲微贱,田绪的夫人嘉诚公主蓄为己子,因此特别受宠。这年他才二十四岁,就已经是魏州大都督府长史、魏博节度营田观察处置等使、金紫光禄大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pageNote#8/img。
田季安娶了原来昭义行军司马元谊之女为妻。昭义军节度使,是唐肃宗时期设置的节度使之一,又称相卫节度使,唐传奇小说《红线》中的红线女就是当时相卫节度使薛嵩的事。唐代宗大历十年(775年),魏博节度使田承嗣鼓动昭义军牙将裴志清作乱,趁机强占了昭义镇。
唐德宗建中初年(780年),昭义军移治潞州。领有泽、潞、邢、洺、磁五州。上一章说道,卢从史以黑马的姿态担任节度使后,行为却逐渐狂恣,为政无道。这人是个典型的两面派,当元和四年(809年)三月成德节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永贞难永:唐顺宗之死和中唐政争》转载请注明来源:阅读阁yueduge.cc,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