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源于死亡。
我十六岁这年史彦去世。我衣着净整在他的葬礼上沉默。史彦离开我这年二十一岁。他是我的家教,在三年里断断续续辅导我各科功课,直至他自杀那天为止。
我对他原本毫无兴趣。
认识他那年我只是叛逆的姑娘。恰巧父母情感不合,我于是顺理成章玩到功课一团糟。然后父母悔过,把我摁回家里,从隔壁房将这位不知从何处找来的家教请出来。
我记得很清楚。
那时他如我此刻一般,着黑而沉静的衣装。他站在我房门前,背后是我的穿衣镜,我不看他脸,只通过镜面看他垂在身后的双手。而他却没有什么动作。仿若房内无人。镇定得有些脱离世外。
我转回视野去看他的眉目。而他的目光甚至没有聚焦点。
几个月后,我成绩渐长,我并不承认这是史彦的功劳。因为我不需要他帮忙便能回到这个起点。只是他认真得让我发笑,甚至于不介意分一些荣耀给他。我对他很好奇。他从不着急收取学费,也不按时间计算报酬。只是坐在我身边将疑惑仔仔细细地讲与我听。末了,有些愉快地叹一口气。
“你为什么要做家教呢?”我问过他。
“只是想帮一些人。”
他隔了两年多才给我答案。而后不久,他忽然邀请我去他们大学玩,我背着斜挎包坐在他们楼底下等他。他递给我大叠大叠的复习资料,叮嘱我好好学习,然后带我在那所名校转了一圈。风光无限。
隔天,他自杀了。
在葬礼上我才得知他是个多好的人。家教不止一份,报酬很少但是坚持时间很长。成绩也好得让人惊叹。唯独让人不解的事,他似乎有让人难解的心结。那心结是什么暂难得知。而我,仿佛是他死前最后一桩“善行”。
有人问我,那些复习资料里是不是有什么隐情呢。可拿到资料的那夜我便翻阅过。史彦留下的不过是透透彻彻的习题。
我想我对他没什么感情。
但看见他宁静微笑的照片时,胸腔里被挑起一股热气。我找了个角落稀里糊涂地哭了起来。他居然傻到留给我他整理的历年考题变化,甚至规划至我高三时也可享用。我原本不以为然,但就在这时我才发觉,他大概是想一直教到我考上大学,似乎他也这么对我说过。但他突然离开了,只留下大本大本的习题和标红的答案。甚至连鼓励的纸条都没夹欠。
傻瓜。
我心里咒骂着。
然后我遇见了第二个领我走向命运的人。
马森出现时,穿着与史彦相似的黑色衬衫。但马森的黑框眼镜让他看起来更为棱角分明。但很多年之后我才知道,他与史彦并不相同,他是没有棱角的人。但那时我什么都不知,我仅仅以为他是第二个史彦。他带着轻微的关注与我擦身,大约是记起些什么,所以驻留在我周遭,看着我哭成一团,而后递给我纸巾。
“你是史彦教的那个学生?”
我带着眼泪白了他一眼。什么也不想说。
“果然很好认。”
“什么意思?”
“他生前说起过你,你与他形容的相差无二。”他蹲下来,眼镜玻璃折出刺眼的光。
“你说话很拗口。”我扭过头去。
“他也这么说我。”马森笑纳了我的攻击,而后拍拍我的头,“如果史彦知道你哭的这样伤心,也许就会后悔自己的选择了。”
“什么意思?”
“我跟史彦可不合拍,这不过是猜测。”他说话的口吻温润甘甜,却藏着让人厌弃的气味,“不过就算他知道了,也可能还是有今天我们的碰面的场合。谁知道呢?”
他站起身来。
“……这世界,并不适合他。他太过于信奉他的‘娜塔莉斯’。”马森自言自语般感叹道。我抬起头时,他已离开了我可仰面目及的范畴,消失在人群里。
那并非是第一次听到“娜塔莉斯”,却是我第一次将这四个字纳入我的人生。我直觉它与史彦的死有关。但我对过去实在没有什么记忆。史彦死之前,我对他从未上心。他只是每周会出现的一道小菜肴,有些趣味,但也仅此而已。
我在十六岁之前忙于对人生摆出厌倦的姿态,忙于对父母之间的争斗暗地捅捅刀子。他们很快发现了我的劣根,但他们容忍了我,并且纵容我继续这样生活下去——也许他们是为了某种救赎。
我这样以为。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