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各级积极宣传改造政策
1953年9月7日,古朴的勤政殿内,明窗净几,庄严肃穆。
工商界人士陈叔通、黄炎培、李济深、章伯钧、程潜、张治中、傅作义、章乃器、李烛尘、盛丕华等一行10人,应毛泽东的邀请来到中南海勤政殿,参加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问题的座谈会。
座谈会开始后,毛泽东与大家进行了简单的寒暄,便开始了此次座谈的议题。
毛泽东点燃了一支烟,轻轻地吸了一口,笑着对大家说:“过去3年多做了一些工作,但忙别的去了,对工商业的事用力不多,从现在起要多做些工作。”
接着,毛泽东鲜明地提出了经过国家资本主义道路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问题。他说:“有了3年多的经验,已经可以肯定:经过国家资本主义完成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较健全的方针和方法。”
接着,毛泽东又说:“《共同纲领》第三十一条的方针,现在应该明确起来和逐步地具体化。”
接着,毛泽东对刚才的话又作了简单的解释,他说:“所谓‘明确起来’,是说在中央和地访的领导人物的头脑中,首先要肯定国家资本主义是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和逐步完成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经之路。”
毛泽东看了大家一眼,略有感慨地道:“这一点无论在共产党和民主人士方面,都还没做到。”
座谈中,毛泽东着重向陈叔通等人阐明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是“逐步改造”,进入社会主义是“逐步过渡”。
为了把这个问题说的更清楚,毛泽东还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社会主义改造好比是一条河。我们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时采取温和的、逐步过渡的办法,好比从汉口过长江到武昌,逐步地过渡。”
看了大家一眼,毛泽东接着说:“从木船—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登上洋船—国家资本主义,逐步地渡过河去。既不是一下子过去,也不是停滞不前。逐步过渡并不痛苦,当然也不是不知不觉、困难还是会有的,但总的要求是和平地渡过河去。到了码头,也就是完成过渡了。”
毛泽东的这段话表达了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一个重大变化:即对私人资本主义从“一举消灭”改变为“逐步改造”。
对于工商界人士来讲,“逐步改造”完全是一个新的问题。
毛泽东对他们解释说:“我们采取逐步过渡的办法,就是指生产资料私人所有制要受到限制,利润不能全归他,但仍然承认他的私有制。逐步过渡就是逐步改造。”
毛泽东喝了一口水,又接着说道:“现在所说的改造,是指在承认资本家受限制、不完全的私人所有制的条件下,使资本主义企业逐步地变为国家资本主义企业。也就是在人民政府营理之下的、用各种形式和国营社会主义经济联系着的、并受监督的资本主义经济。”
毛泽东又进一步补充道:“这种资本主义经济已经不是普通的资本主义经济,而是一种特殊的资本主义经济,即新式的国家资本主新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当时,资本家普遍关心的是自己的利润问题,这在座谈会上也有反映。
盛丕华说:“据我了解,工商界是会接受国家资本主义的,但也会有波动,他们担心公私合营后赚了钱分不到,有的人怕合营后没有权。”
毛泽东听后,微笑了一下,耐心地向大家算了一笔帐。他说:“最近,我找做工会工作的同志和做大城市工作的同志一起研究了一下:一个工业企业,除去成本、税收等等后,所得利润比较合理的分配比例应当是这样:所得税占34.5%,福利费占15%,扩大再生产的公积金占30%,资方红利占20.5%,就是五分之一多一点。如果更合理一些,应该是以25%上下作为资方红利,剩下的25%用来扩大再生产。这样做对国家有利,对工人、对资本家也有好处。”
听了毛泽东的话,与会人员心情顿时轻松了起来,都点头认同毛泽东提出的这个利润分配比例。
傅作义更是高兴地说:“将私人资本主义用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过渡到社会主义,对资本家是非常有利的,一方面保证资本家在企业盈利的情况下有四分之一的利润,同时又有四分之三的利润是为人民,他的工作是很光荣的。”
座谈会一直在活跃的气氛中进行。
毛泽东接着大家的话题说:“对私营工商业的改造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要先在我们领导人物头脑中明确起来,不然一下子宣传会引起误会。要说清楚,我们是逐步改造,现在做的工作是用三、五年时间将私营工商业基本上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要使私营工商业的改造自然而然地有领导有计划地去做。”
毛泽东还把目前的工作比做挖渠。他说:“如果不用人力,不用领导,不是有计划地来挖渠,让黄河决了口,就会泛滥、内涝,那不行!我们挖好渠,使水自然地放下来,引导着水向有利于进行改造、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去。现在的工作都是为了水到渠成。”
在谈到对待资本家的问题时,毛泽东以他惯有的风趣归说道:“除了仍然走帝国义、走蒋介石那一条路的应该打击、受到管制之外,对愿接受共产党领导,走社会主义道路的资本家,不能把他们赶到黄河里去。商业也是一样,也要经过国家资本主义形式走向社会主义。这方经验较少,大家可以研究。”
最后,毛泽东还说:“有些资本家对国家保持一个很大的距离,还没有改变唯利是图的思想。而有些工人又前进得太快了,他们不允许资本家有利可得。这是一个很大的矛盾。我们应对这两类人们进行教育,使他们思想行为逐步地符合国家的方针政政策。为了做好资本家的教育工作,要注意在资本家中培养典型,经过他们去说服大部分资本家。”
1953年9月8日,金秋的北京,暑热渐退,天高云淡。
这一天,第一届政协全国委员会第四十九次常委会在这里举行了。
部分工商界代表人士被邀请参加了这次会议。
在会上,周恩来针对资产阶级对社会主义改造的思想疑虑,系统阐述了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步骤以及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前途等问题。周恩来指出:
国家资本主义并没有取消资本主义所有制,工商业者只要遵守国家政策法令,不投机、不垄断,以企业产品用于满足人民的需要,企业利润有四分之三满足国家、工人福利和扩大再生产的需要,他们的任务就是光荣的。
资本家只要尽职尽力,不是唯利是图,政府和工人阶级就应使资本家有职有权、有利可得。
对于资本家提出的前途问题和如何实现国有化的问题,周恩来指出:“只要引导上国家资本主义,就可以因势利导,水到渠成。将来在实行国有化的时候,可以不流血,可以和平地自然地进入社会主义。”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渣攻改造,BE改写HE》《历史人物的现代生活》《坏了,被蛇蝎美人捡漏了》《我的梦境可以捡到至宝》《青仙问道》《北美新神》【OPPO小说】【荣耀小说网】《游戏搞到一个亿》《虐主文的NPC消极怠工了[快穿]》
阅读阁【yueduge.cc】第一时间更新《团结建国:新中国经济战线的第三大战役》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